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83002环境工程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83002环境工程考研大纲

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83002环境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7-3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工)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科目代码:862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天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可由下列教材中任选一种)

《物理化学实验》石油大学出版社吴肇亮等;

《基础化学实验》(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吴肇亮等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概述

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原理和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相平衡基础、表面胶化和统计力学基础部分。其中前三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并具备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应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在涉及数值的计算中应注意物理量单位的运算及传递。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

1.热力学基础

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明了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以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der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了解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相平衡

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

会从相平衡条件推导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并能应用这些方程于有关的计算。

掌握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理解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

理解相律的意义。

掌握单组分系统和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和应用。

能用杠杆规则进行计算。能用相律分析相图。

3.化学平衡

明了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了解等温方程的推导。掌握用等温方程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方法。

会用热力学数据计算标准平衡常数。了解等压方程的推导。理解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会用等压方程计算不同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

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反应平衡组成的影响。了解同时平衡原理。

(2)统计热力学初步

了解独立子系统的微观状态,能量分布和宏观状态间的关系。

明了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设。

理解Boltzmann能量分布及其适用条件。

理解配分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和析因子性质。掌握双原子分子移动、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理解独立子系统的能量、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3)化学动力学

明了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掌握通过实验建立速率方程的方法。

掌握一级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

理解对行反应、连串反应和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理解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掌握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稳定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速控步骤法)。了解链反应的机理和特点及支链反应与爆炸的关系。

了解多相反应的步骤,了解催化作用、光化学反应、溶液中反应的特征。

掌握Arrhennius方程及其应用。明了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了解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果。理解经典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公式及有关概念。

(4)电化学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理解离子迁移数。

理解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理解电解质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

了解离子氛的概念,掌握Debye-Huckel极限公式。

理解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掌握Nernst方程及其计算。

掌握各种类型电极的特征和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

理解产生电极极化的原因和超电势的概念。

(5)界面现象

理解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函数的概念。

理解弯曲界面的附加压力概念和Laplace公式。

理解Kelvin公式及其应用。

了解铺展和铺展系数。了解润湿、接触角和Young方程。

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理解Gibbs吸附等温式。

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掌握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6)胶体化学

了解胶体的制备方法。

了解胶体的若干重要性质(Tyndall效应、Brown运动、沉降平衡、电泳和电渗)。

明了胶团的结构和扩散双电层概念。

了解憎液溶胶的DLVO理论。理解电解质对溶胶和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作用。

了解乳状液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部分: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包含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

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

2.电化学部分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化学动力学部分

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

表面张力的测定。

考生对以下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应加以掌握或有所了解:

1.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Beckman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桓温浴的装配和使用。

2.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U型汞压计的使用与校正。

3.电学测量

电位差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标准电池、检流计、参比电极的使用。自动平衡记录仪、电导仪的使用,常见电极的使用,盐桥原理。

4.光学测量硕士研究生《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化工原理

科目代码:830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参考书目:《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三版),谭天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考试内容要求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静压强与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压强的单位及表示方式

2.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二、连续性方程

三、伯努利方程

1.应用条件

2.单位,物理意义

3.应用

四、流动阻力--范宁方程

1.直管阻力与局部阻力

2.摩擦系数(层流,光滑管湍流,完全湍流)

3.范宁方程的应用

五、管路计算

1.简单管路(设计,校核)

2.复杂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

六、流量计

1.皮托管测速计

2.孔板流量计

3.转子流量计

作用原理、计算公式、适用条件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输送机械的类型及特点

泵与风机,泵以离心泵为主、风机以往复压缩机为主

二、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1.压头,流量

2.功率及效率(泵的各种损失)

三、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1.特性曲线的测定

2.在图上的表示

3.物性的影响

4.转速的影响

5.叶轮直径的影响

6.离心泵的并联与串联

四、离心泵的流量调节与工作点

五、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六、离心泵的选用

第三章机械分离

一、非球形颗粒的表征--当量直径、形状因数

二、颗粒的自由沉降、沉降速度及降尘室的工作原理

三、离心沉降速度及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四、恒压过滤方程及过滤常数的测定

五、间歇过滤机与连续过滤机的计算

第五、六章传热及换热设备

一、传热基本概念

1.传热速率(w)

2.热流密度(w/m2)

3.稳定与不稳定传热

4.三种传热方式--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

二、热传导(导热)

1.傅立叶定律

2.导热系数

3.平壁导热(单层、多层)

4.圆筒壁导热(单层、多层)

三、给热(对流传热)

1.定义

2.牛顿冷却定律

3.给热系数

四、换热器内的传热计算

1.热量衡算(有相变、无相变)

2.传热速率方程

1)传热系数

2)平均温差

3.联合应用

4.换热器的传热单元数计算法

1)传热效率

2)传热单元数

五、辐射传热

六、换热器的类型及强化途径

第八、九章传质导论与气体吸收

一、吸收气液平衡

1.相组成的表示方法及其换算

2.亨利定律及其应用

二、传质理论

1.菲克定律

2.双膜理论

3.吸收速率方程,各种值之间的关系

三、吸收塔的计算(低浓度气体吸收及脱吸)

1.物料衡算

1)全塔物料衡算

2)操作线方程

3)最小液气比

2.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包括脱吸塔的计算)

1)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2)吸收因数法

3)传质单元法

3.吸收(或脱吸)塔的操作型问题分析

第十章蒸馏

一、二元理想体系的相平衡

1.理想溶液

2.拉乌尔定律

3.相平衡方程

4.平衡相图

5.精馏原理

二、精馏塔的计算

1.全塔物料衡算--产品量的计算

2.操作压力的确定

3.塔顶、塔底温度的确定

4.理论板数的确定

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3)进料段物料平衡(线)方程

4)逐板计算法及图解法求理论板数

5)吉利兰法求理论板数

5.实际板数的决定

1)全塔效率

2)塔板效率

6.填料精馏塔高度的决定

7.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

8.精馏塔操作型问题的分析

三、多元精馏

四、其它形式的蒸馏

第十一章气液传质设备

一、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

二、板式塔的主要类型、水力学性能

三、填料塔泛点速度及塔径计算

第十二章萃取

一、萃取的分离依据及萃取剂的选择

二、三角形相图的应用

三、萃取计算--单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及多级逆流萃取

第十四章固体流态化

一、固体流态化过程的几个阶段

二、流化床的水力学特性

Abbe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