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大到暨大,从医科到企管考研经验谈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从中大到暨大,从医科到企管考研经验谈

从中大到暨大,从医科到企管考研经验谈

考研时间: 2011-05-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是应届考研,本科中大医科,跨度算比较大了,之前有很多朋友也问我为什么要这样跨,我觉得这是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的原因吧。我始终坚持兴趣很重要,学得快乐工作得快乐也很重要,坚持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能取得很辉煌的成功,但起码你是快乐而充实的,你是无悔这份青春的,希望朋友和家人原谅我的这份率性,也与从多为理想奋斗许多个日日夜夜的战友们共勉!

在写具体的备考过程之前,我想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暨大,相信现在应该有不少同学在学校间徘徊不定吧,我觉得权衡要的是紧慎而不要优柔寡断,而一旦决定了就义无反顾地奋斗吧,毕竟不同学校的备考方案不尽一样,而且朝秦暮楚的话也是非常影响考研心情的,战友们有限的时间可伤不起啊!在我决定跨考企管之初(2010年5月初),我就给自己准备了两个备选项:中大和暨大。而今还忘不了当时一个朋友在学一饭堂跟说的一番话(该朋友是2010年考上中大岭院的,护理跨经济),他给我详细分析了医科跨考经管的难度、技术性的方法细节以及学校的选择,我结合了自己的情况后,决定报考广州的学校,因为本人是广东人,语言上有一点优势,而且我也希望在珠三角一带发展,也算是服务家乡吧。

至于经管类,我觉得结合学校知名度以及学科优势以及一些朋友同仁们的信息,我决定在中大和暨大之间选。关于这两个学校的选择,凭心而论,尽管暨大的经济类有不少专业都要优于岭院,但在企业管理方面,中大在广东首屈一指,企管也是中大商科最值得骄傲的专业之一(在这一点上同学们要认清,中大岭院虽好,但也并不如她所宣传的那样,岭院里面的很多专业在全国的学术界并不怎么有地位,而且里面的很多老师也不怎么有人脉,个人觉得性价比不高,但是中大管院的企管专业确是值得有能者挑战一下的,10年复试线为373,11年复试线为380)。

九月份的时候,南校区那边有朋友提醒我,今年岭院管院全国统招大缩水,事实上今年中大企管最后只招了9人。考虑到自己跨考的严峻,以及时间不足,在那位朋友提醒后,我就把目标定在了暨大,基本上心无旁鹜(中途思想有一些波动,效率很受影响,奉劝各位立场一定要坚定)。关于暨大经管,在广东,是仅次于中大的,企管专业就是这个情况。根据我从一些老师朋友那里收集到的信息,在珠三角就业,暨大经管与中大经管差距并不大,所以考暨大的同学也不需要妄自菲薄,毕竟这山望那山高是一般人的心理陷阱。

关于备考过程,很多同学都写了非常精彩的经验贴,本人的经验不敢说有多大价值,只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出来吧,希望有心人能从中发现那么一点点价值,那就善莫大焉~~按先初试再复试的顺序说吧。

论坛上很多同学在很关心参巧书的问题,所以我先列一下我用过的参考书:

数学三: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历年真题解析,同济版高等数学第5版,浙大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华工版线性代数。

英语: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解释),张剑黄皮书配套的阅读150篇,朱泰祺的复习指导,新东方出版的英语作文。

政治:红宝书,任汝芬的序列一序列二,石磊的冲刺资料(很薄的)。

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人大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10年暨大指定参考书)、人大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中大指定参考书)、人大版罗宾斯管理学(10年暨大指定参考书)、中大版绍冲管理学概论(曾经在中大考研中发挥过具大作用)、金圣才的微观经济学真题与典型题分析、金圣才的管理学真题与典型题分析。

关于数学:

由于本人本科医科,只在大一第一学期学了一点点微积分,基础非常差,而且屡屡听闻高人们说“得数学者得天下”(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确是如此,经管类的高分同学大部分都靠数学支撑,话说今年暨大企管专业科也真够压分,数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我把大部分时间分配给数学(在此再唠叨一句,如果你本科像我一样没怎么学过数学,底气不足的不话,可以用一个粗略的方法的判断:高三时数学能否拿120以上,如果能,对自己就应该有信心,如果不能,则要更加倍努力,当然,后期方法得当时间紧凑学习勤奋是可以扭转乾坤的)。

我是从五月开始复习数学,因为医科学习比较紧张,需要想方设法弄时间看书,没有实习任务有大块大块时间看书的同学是幸福的。5月初至7月5号,利用白天的边角料时间看数学教材,晚上九点左右开始(九点前我要看本专业的书,要考试的缘故)至晚上1点,继续看教材,看累了就换高鸿业的微经和罗宾斯的管理学,毕竟这两本书较易懂且有趣,学起来很有效率。

7月6号至9月25号,是我临床实习时期,我选择了一所相对比较清闲的市外医院实习,每天尽量争取时间看书,这段时间我习惯于白天看数学,晚上看英语和专业科,因为要实习的缘故,白天看书时间不确定,最多六小时最少也有两小时,反正是抓紧一切空闲时间看。9月26号开始回广州继续实习,时间相对多一点,9月26号到12月7号这段时间我继续白天看数学,且完成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三遍,12月8号至1月13号,尽量利用上午时间做真题(因为考研数学安排在上午),做完之后看答案给自己评分,然后作错题分析,并把难题及常错题记在笔记本上时不时翻阅,到13号为止,分析了8套左右的真题。

总结数学复习

我的策略是先过一遍教材(线性代数最陌生,故看了两遍教材),然后李永乐复习全书看三遍,认真做每章习题,看三遍就做三遍,最后做历年真题,本来想把李永乐配套的600题、400题也做一下,但时间有限,非常遗憾只能放弃,据说这两本书非常好。可能有的同学觉得我花在数学的时间太多,其实花多少比例的时间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我作为医学生数学学得少,且跨专业,专业课上没什么优势,因此决定把大部分时间投资于数学。但重视数学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对于经管来说,你数学不好,不是没有优势,而是陷入劣势了。至于复习全书看多少遍,应该说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看得有质量,我觉得总的原则是熟悉考点、掌握解题方法,因为数学三考的是方法的运用,而不是概念定理的推理推导。

个人觉得李永乐的例题都非常有代表性,值得每一题都认真琢磨,力求弄懂,当然像我这些本科没怎么学数学的同学,第一遍看非常痛苦,很多看不懂,题也很多不会做,因此恒心和信念很重要,熬过第一遍,第二遍开始感觉就好多了。还有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学数学很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因此复习全书上的章后习题不要只看不练,看多少遍就练多少遍,你会发现,有些题你是你常常做错或者做不好的,这些题建议抄在一个本上,反复重温。之于临考前的最后十几天,最好练一练历年真题,因为之前都是分章分节练习,这时候就应该加强整合的能力了,同时也练速度。

关于英语:

个人觉得这个科目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因为每个人的基础积累以及学习习惯都不一样。我感觉自己英语底子还算可以,词汇量较大,而且我习惯通过阅读来学习词汇,因此我是没有看词汇书的(听同学介绍,词汇书的话首选俞敏洪的红皮书)。针对考研英语的情况,我选择重点训练阅读,因为无论是完形填空、四篇阅读理解、新题型都跟阅读能力直接挂钩,所以前期打基础的话阅读能力的训练是重中之重,至于做完形填空以及新题型的技巧,大可以放到后期去练,作文我放在最后二十天。

我是五月初开始看考研阅读的真题,从96年的开始看,一开始是看完一篇就做题并对答案,然后尝试翻译全文。建议有时间的话在复习的前期做一下翻译,这既是个笨方法也是个捷径,说它笨因为它花时间,说它是捷径因为它可以迫使你对文章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而不是走马观花,训练一段时期后,词汇和句法都会有较大的提高,比泛泛地做题见效来得快,不过这个过程比较苦,要有恒心和信念让自己坚持下去。练完96至99的阅读真题后,开始对考研阅读有感觉了,加之时间不够,之后就以做题看分析为主了。

五月初至7月5号这段时间,我都是利用边角料的时间来看英语的,平均每天1小时左右。7月6号开始至9月25号这段时间,每天固定用晚上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看英语,这期间用的是朱泰祺的复习指导,先阅读再完形最后新题型。9月26号回到广州后,再看张剑的黄皮书,练的是完形阅读新题型这三块,留下08、09、10这三套供最后练手之用。11月至12月初,我开始做张剑的配套150篇,说实话,150篇同学们可以酌情选用,里面题目难度高于考研,但出题思路和素材来源非常正统,主要来自《经济学人》、《美国经济与世界观察》、《卫报》、《镜报》等英美报刊,对熟悉考研英语话题和一些财经术语及相关背景知识非常有帮助。

最后半个月,我把之前存留的08、09、10拿来练手,每三天练一次,期间练习作文。作文的话,完全没必有太早开始,建议同学提前一个月左右就可。作文分大小作文两篇,其复习的核心都是整理出属于自己的“万能模版”,作文考得比较“八股”,套路很重要,摸熟了套路就成功一半了,当然,你要拿到高分,平素的语言积累是很重要的。有一个技巧是多用定语从句(用自己熟悉的!力求自然!)以及在文中使用一两个名人名言或者著名英彦,建议使用新东方的教研作文,很便宜,模板素材应有尽有。10年9月26至11年1月13这段时间,每天平均学习一个半到两个小时。

总结英语复习:

个人觉得关键是持之以恒,不管你每天能花多少时间去学英语,你都要确保每天都在看,所谓水滴石穿、集腋成裘,时间的力量很巨大。另外,本人没有报辅导班,根据身边同学实证以及听来的情况显示,英语辅导班效率不高,如果自学能力较强且恒心足够的话,建议不报班。

关于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

对于有兴趣并有志于经管的同学们来说,这是非常有趣的一门功课!考研对这门功课的要求也不算太高,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充满自信地去学。在5月初至7月初,我利用边角料时间完成高鸿业的西经微观部分,并尝试做了课后习题,人大版罗宾斯管理学看了一半,也尝试做课后习题,这段时间很是快乐,都是在看累了数学之后换看经管来调剂,对培养兴趣坚定信念很有帮助,学习效率也高。

7月初至9月底,看完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没做习题,之前说过,这不是暨大的指定教材,知识深度超过高鸿业的微经部分,大家可以酌情看或不看,但是,作为稍稍的知识延伸与背景充实,我觉得还是有所裨益的,毕竟对于跨夸的同学来说,接触到的经管知识实在太少了!同时我也完成了人大版罗宾斯的管理学和中大版绍冲的管理学概论(这个也不是暨大参考书,但其每章后的案例都很贴近珠三角的情况,值得一看)并且开始结合金圣才的两本题库(关于这两本书上面有述及)来理解一些理论或概念。这段时间平均每天看专业课的时间为一个半到两个小时。

9月底开始,我就着手整理人大版管理学的笔记,个人觉得整理一本属于自己的管理学笔记非常重要,因为根据本人愚见(为应付考研),学习管理学应该以基本理论为骨架来支撑体系,再辅以背景知识和实际案例来使之丰满,使之有血有肉,因此,整理笔记对于梳于归纳知识点很有帮助,而同时,外国人编的教材比较不重视概念和条条框框的东西,而我们在国内考试又是不能回避概念和条条框框的,因此整理笔记显得更为重要。当然,大家也可以选择从网上下载别人的笔记,但我觉得,自己亲手整理会更踏实,而且,整理一遍笔记相当于多看了一遍书,对于知识的巩固多有帮助。

到12月初,完成了微观经济学第四遍(高鸿业三遍平狄克一遍)并开始整理微观经学的笔记,这个环节开始的比较晚是因为原先并没有这个计划,后来觉得不整理笔记难以理顺整个框架。整理微经笔记时我参考了金圣才的题库,感觉其每一章的提纲挈领部分与高鸿业的思路比较吻合。12月中旬微经笔记整理完成。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两本笔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我干脆不带教材只带笔记去课室了)。

九月底到考研前,专业科平均每天花一小时到两小时之间。另外不得不说一说的是,两本金圣才题库千万不能忽视,在笔记整理出来之前,不妨利用题库来帮助理解概念,笔记整理出来之后,笔记配合题库看,整个经管知识体系就变得很丰满了(特别应重视题库的案例题),同时可以模仿题库某些题目的答题思路,当然,题库里面有很多题目的解答显得不着边际又长篇累牍,因此原则应是以笔记为纲,适当扩展,做到能收能放。

总结微经与管理学的学习:

我建议大家尽量抽时间作笔记,同时多看案例,结合题库熟练掌握答题思路。管理学与微经两本书建议各看三篇或以上。我的策略是,管理学看一遍后作笔记,微经看四遍后作笔记,然后以笔记为中心结合题库看,大家可以酌情选择自己的策略。

关于政治复习:

本人政治开始得比较慢,直到11月初才真正投入去看,我看书的顺序是任汝芬序列一、序列二、张俊芳的2000选择题(这本书是临时随手找来的,计划之外~)、石磊的冲刺班知识归纳(这本小册子是找同学的来复印的),期间遇到疑惑就翻看政治红宝书。总之,我的策略是在政治上尽量少花时间,力求获得较好的结果(最后考了73分,勉勉强强啊~),我的红宝书是作为工具书来翻看的,当然,有不少同学是先认真看一遍或两遍红宝书再开始做题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家酌情选择自己的策略吧。

总结政治复习:

实话说,这是我花的时间最少的一科,主要是考虑到政治拿高分不容易,不舍得投入太多,当然,这个方针是对是错还很难说。另外,我在10月初去了启航的7天强化班(任汝芬团队),当初报名是因为考虑到政治全无基础全无概念,但后来发现上课的效果也不见得高,于是上完第五天我便开溜了,东西学得不多,但交到了一些很好的朋友,也算是有收获吧。我不敢说政治报班是好还是坏,不过,对于那些偏向于自学而且对听课不太感冒的同学来说,能不报的还是别报了吧。

总结初试经验,个人觉得:

1.备考是漫长的,应该有长期宏观的计划,比如说打算看些什么书,看多少遍,什么时候看,怎么看,以及什么时候该给自己放个假,目标要考多少分等等。

2.在长期计划中应预留一定的弹性,比如说,该补充些什么书,加快或放慢一下进度,调整下看书的顺序,做一些短期计划的调整等等。

3.看书应该安排日计划,日计划中最好有定量指标,比如今天应该看多少页书,分析多少篇英文章,做多少道数学题,等等。无论是日计划也好,定量目标也好,都是为了防止走马观花的情况出现,我身边就有同学泛泛而看,结果对知识的掌握似是而非,知识结构混乱,最终也没能考好。

4.稳定心神,明确自己的中心任务是复习备考,有较重实习任务的同学,下班回来也应该尽可能花一个小时左右看一下书,这样做的好处是稳住心,避免因为实习分散了考研的注意力。

5.备考其实可以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因些选一个你喜欢的专业,看书就不会枯燥;对自己做一个超越读研或考研本身的规划,备考过程也不过是一个阶梯,是一个通向理想人生的阶梯而已,追逐梦想不正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吗?

6.关于考研辅导班,我觉得作用是有,但远远不能代替自己的计划与努力,辅导班更多的时候充当一个解惑、点拔或“花钱请人管”的作用,是不能也不应该构成复习的主体的,如果对自己的自学效率有自信的话,建议不要报。当然,这只是个人愚见,说得不好请见谅!

暨大企管今年的复试线是350(有一说是355,未求证),官方没有开具复试名单,只是分别电话通知各人,当然,各考生从报名录取系统上也能看到。反正企管系(不包括营销)最后进入面试的有三十人,拟录取名单(包括营销)有21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