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大学考研:脚踏实地 坚持到底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2014年湖南大学考研:脚踏实地 坚持到底

2014年湖南大学考研:脚踏实地 坚持到底

考研时间: 2014-07-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初试英语76(错四个完型,五个阅读,翻译加大小作文得28),综合169(错一个数学,1-2个逻辑,作文39+),看到成绩的那一刻自己都惊呆了。3月22号复试,复试完哭得很惨烈,初试第一也没法抚慰我被复试虐残的心。3月28号出结果,前一天已被导师通知录取,去长沙见导师,然后回家。毕业论文,毕业旅行,又是一个月。

回首过去的一年,记忆中的挣扎与痛苦已经被时间磨得所剩无几,剩下的都是唏嘘与感慨。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的大半年不来个记录实在太可惜,于是时隔几个月还是决定发个帖。

一、准备阶段

【英语】

英语是我开始得最早的一科,也是考得最差的一科。

单词(新东方乱序版)一开始是背单词,每天读读看看,最后没记住几个。后来决定一轮一轮反复背。第一轮:每天晚上记两单元单词,尽可能多地记住(最后当然会有没记住的),然后把不熟悉的圈起来,第二天先复习前一天没记住的单词后再记新的两单元。这样一轮以后好了很多。第二轮:对照单词书下面的英文自己说中文释义,说不上来或说不全的就抄到笔记本上(笔记本上左边写英文中间写中文,右边留空,不要怕麻烦,这样效果真的很棒~),第二轮进度快了很多,每天两单元,一个月就结束了。第三轮:接下来就可以只用笔记本了,每天看十个单元,用手蒙住中文,看英文说释义,记不清的在单词左边用铅笔画正字,反反复复很多遍,我到暑假的时候前30个单元基本没有生词了~(记单词是个很枯燥又没啥技巧的活,但也是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部分,背完考完词汇以后做阅读跟没记单词做阅读完全两个感觉~)

阅读(张剑黄皮书+老蒋实战+老蒋强化班)刚开始做阅读大概是在大三上学期,但那时候基本上是靠感觉,一篇对一两个是常事,做的是英一的练习,暑假的时候已经把黄皮书基础跟提高版都做了一遍,但是基本上没有任何成效……暑假买了老蒋阅读实战,每天一两篇地做,做得比英一好很多,但是做了一半以后没任何长进……暑假基本没练习英语阅读。开学后买了老蒋的视频,十月份开始听强化班,讲的是完形填空跟阅读理解。个人觉得完型没什么用,基础决定一切,阅读讲得还可以,但是他实在太爱自吹自擂,听着很烦,可以用播放器加速播放(很赞啊,虽然声音会变得很奇怪,但是省时~)。听完他的提高班以后阅读稍微找到了一点感觉,之前全是自己乱七八糟地做,有了套路以后感觉好了很多~(结果考试还是错了五个阅读!摔!)

写作(老蒋高分作文)其实我不是老蒋脑残粉,但是英二的资料真的太少,市面上主流就是老蒋。在这里不得不喷一喷这本书(底子不太好,作文没法下笔的同学可以看看这本书,但是千万不要照搬,要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管什么题材,作文开头千篇一律,背上几篇以后再写就跟被洗脑了一样,一下笔刷刷刷全是他的套路……我跟我另一个同学都是用的他的书,写出来的作文看上去没实质性差异……可想而知,如果真的用他的模板会怎么样……幸好我记性不太好,考前一天也没背下来模板,于是考前晚上自己写了个模板…而且还用上了~(最后翻译加作文一起得了28~很庆幸自己没有背模板!)

模拟阶段(英一英二真题+老蒋模拟班给的四套卷+少量其他模拟)个人觉得这个阶段十分、很、非常重要!我大概从10月份开始动真题,也是用做模拟的形式做,从英一1985开始做起的(个人觉得没必要,纯属浪费时间),前面十几套都是走马观花,一个多小时做一套,做完对个答案看下解析就完了,一点精华也没吸收。从2004的英一开始正儿八经做,做完以后对答案看解析记笔记,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但是阅读还是没提高(强烈建议同学们不要做英一!当年也有人这么跟我说,但是我年轻气盛没有听啊!觉得自己多的是时间精力啊!最后费时费力费钱还没效果!)后来做英二真题,因为量很少,所以做得很节约,第一天做完对完答案,第二天看解析,第三天翻译全卷~十二月初才做完…然后开始做模拟,打印了13、14所有的模拟,正儿八经做了几套,感觉跟真题思路差别有点大,然后就放弃了,又跟风做了老蒋模拟卷~因为买了视频,做完以后可以听他的解析,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自己看解析有意思多了!~除真题外做了七八套模拟,但是只有四套起到了模拟的效果,个人感觉英语模拟要少而精!

【数学】

这是开始得第二早的一科,但是也走了不少弯路……

数学分册这本书比较坑,大概四月的时候千呼万唤始出来,很高兴地在当当上拍了一本,拿到手发现是鸡肋中的鸡肋…书很厚,字很大,章节很多,内容很少……做得快的话一两个星期就能做完,个人感觉这本书除了告诉我考试内容以外别无它用。不推荐~

数学高分指南(北航陈剑)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本书,六月份入手。第一遍时大概三四天一章,因为内容比较多,题比较难,我比较懒,所以进度有点慢……做完一章以后会把错题再做一遍再开始下一章。第二遍的时候大概一天两章,因为只做错题,速度飞快!(第一遍答案没写书上,只有错了的题用铅笔圈出来,第二遍再错的用中性笔标记)暑假完成了第一遍以及二分之一第二遍。开学后入手了网课,数学从系统班开始听,讲课是围绕高分指南来的,但是会有很多书上没有的技巧,受益匪浅!(给陈剑大神点个赞!)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听完了系统班,听课的时候记下了很多惊呆我的技巧,很想实战一番,于是又把高分指南完完整整做了一遍…这一遍跟之前的感觉大不相同,速度快了很多,技巧用起来很爽~

数学名家详解(北航陈剑)大概十一月份才开始做这本书,这本书里全是真题,为了检验复习效果也为了不浪费真题,我先把书后成套的真题做了一遍~效果还行,每套错三四个的样子(自己定的目标是五个啊~)。然后从第一面开始做。这本书也很赞,把所有年份的真题按照考点归类,又把易错点归纳了一遍,技巧也有!

模拟阶段--这个阶段相当重要!我大概花了一个月时间做模拟,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一点三个小时,几乎所有做题顺序我都尝试过,最后选择了数学—小作文—逻辑—大作文,幸好今年数学跟逻辑都不算太难,不然我作文就惨了!我从小到大做题神速(除了写作文),别人觉得时间刚刚好的话我一定觉得绰绰有余,别人觉得有点紧我一定觉得比较宽裕,别人觉得时间太少我一般觉得刚刚好……所以考试的时候没遇到做不完的情况,这也得益于反复模拟。模拟卷做多了不管是简单的题还是难题都见过了,考场上不管难度怎样都能应付自如。当监考老师说还剩半小时的时候有人啊地一声,有人紧张得东西都碰掉了,甚至有人全身发抖……我当时正淡定地写大作文…

【逻辑】

这一科复习得很纠结。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进步神速时的信心满满,再到停滞不前的抑郁,再到瓶颈期的暴躁……前前后后也就五个月时间。

我买了机工版逻辑分册,但是做得毫无头绪,于是决定听听网课。没想到一听就上瘾了…个人认为饶老师的形式逻辑讲得很不错,讲课很幽默,效果也很好。听完他的课以后形式逻辑基本没问题了~但是他的非形式逻辑个人感觉有些无语,听完以后还是一头雾水。

逻辑分册这是个很纠结的过程,形式逻辑毕竟只是逻辑中的一小块,更揪心的是非形式逻辑。做题基本靠感觉的时候就会很没底,但是非形式逻辑就是这么回事……分分钟推翻你对自己语感以及当我踉踉跄跄把逻辑分册做完,发现被非形式逻辑虐惨了……第一遍非形式逻辑错一半,第二遍错得少一点,第三遍把错题做分析,找出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类型的题进行归纳汇总……花了两三个月时间,最后逻辑分册上的题几乎滚瓜烂熟了……

逻辑800题这本书是我11月中旬的时候入的,网上一直好评如潮,再加上自己非形式逻辑实在惨不忍睹,然后决心用20天时间做完,结果感觉很一般……很多重复的题,解析也很牵强,看得人一头雾水,感觉还不如逻辑分册,所以我没做完……(同学说逻辑精点比逻辑分册好,但是我没时间,没买。)

【写作】

大概十月份才开始复习写作,时间真的很充裕。写作是个速成的东西,除了基础超烂跟基础或天赋超好的,其他人水平基本差不多。

赵鑫全写作班一开始买了高分指南,本来想自己看,但是看得云里雾里,于是决定听听听课。赵鑫全讲课比较幽默,爱讲笑话,声音娘娘腔,适合入门使用。他的课程很短,听完以后有一点点头绪了,但是思维又被禁锢了,写作文的时候一下笔就像是赵鑫全附体,但总算可以动笔了。

陈君华写作班听完赵鑫全的课后写作文还是感觉很痛苦,600字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耗时总在一小时以上,而且写得像是八股文,于是又听了陈君华的课。刚开始很不习惯,他很喜欢吹自己,普通话也不标准,听得很是恼火。但后来发现他对论证有效性的讲解比赵全面很多,语言也更为丰富。听完他的课以后写作语言多样化一些了,但是仍然写得很痛苦。

网上搜论说文素材论说文有点像高中的议论文,但是又不一样。刚开始写的时候讲究文采,后来发现文采是次要的,起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论说文看重的是论说的严谨性,需要你有充足、有力的论据去支持你的论点,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于是每天花一个小时时间在网上搜集各种主旨的素材,然后抄下来。超级辛苦,但是素材搜集得比较充分以后写论说文就没那么痛苦了,不管是是什么主旨,你总记得那么一两个素材,凑成文章也就不成问题了。

练习练习再练习练习的时候记得买方格纸写,每行20字,跟考试时的作文纸是一样的。用方格纸写习惯了就会有感觉,每一段大概写多长,开头几行,本论几行,结尾几行,最后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一开始写的是写作分册跟高分指南上的模拟题,写完以后自己对照评分标准打分(注意考试时得分一般在35左右,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主观高分之上,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你自己或是监考老师都有可能出问题)。写完模拟题以后写真题,真题跟模拟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最后就是十二月份的全程模拟,仍然用方格纸,仍然会参考打分标准,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把主观计入总分,每次模拟之后只看客观题得分,尽量提高客观得分率。

二、考试

15的同学现在可能没这么关心考试,但是到十二月份的时候一定要看看前辈们的经验。记得我考前有段时间很慌张,数学、英语、逻辑、写作,都出现了大问题,尤其是逻辑,感觉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一旦前面做题不顺手或是耗时多,逻辑就会做得特别乱,看不懂题或是没法思考。后来看论坛发现很多人考试的时候都是这样。所以15的孩儿们一定要注意自己做题的状态,做到不慌不乱。个人认为模拟非常有必要,用大概一个月时间来做模拟,尝试不同做题顺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顺序。习惯不同难度的试题,不管难易都踏踏实实做完。考试的时候就能做到不慌不乱。

三、复试

这是我最不想谈得问题,没有经验,只有教训。15的孩子们,一定要记住,进入复试以后,不管自己初试成绩怎么样,都一定要全力以赴,踏踏实实看书,尽自己最大努力认真复习,不要过于相信历年真题跟所谓的重点,要知道考生跟命题老师是博弈的关系,命题老师一定会将投机取巧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踏实复习,低分也能逆袭。抱着侥幸心理投机取巧,高分也不一定救得了你。

15的孩子们,谨记四个字——脚踏实地。到你亲手接到通知书之前,任何一刻都不要掉以轻心。过程中不要相信任何流言蜚语,不要因为别人的放弃而动摇,坚持到最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