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12年中国古代哲学考研复习指导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南开大学2012年中国古代哲学考研复习指导

南开大学2012年中国古代哲学考研复习指导

考研时间: 2011-11-2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第一章、真题透析

一、 儒家哲学(不含清近)

(一) 孔子及儒家综合:★

1、 名词及简答:①孔子的“仁”(考过4次);②孔子的礼;③内仁外礼;④格物至知(礼记);⑤学思并重。

2、 论述:

源流述评:①先秦儒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述(2次——2002、2011 年份跳跃);

仁:②从孔子“仁”的观念到谭嗣同的《仁学》思想(2004);

③从孔子的仁学到孟子的仁政(2007);

④试论述孔子的仁、礼与中庸哲学范畴(2010)

和其他学派比较:⑤《老子》与《易传》辩证法思想之比较(2次——2004、2009 年份跳跃)

⑥孔墨哲学思想异同(2008)。

(二) 先秦儒学:

1、 名解及简答:

子思:①致中和;

荀子☆:②性恶论(4次);③荀子的虚一而静(3次);④天道观(唯物主义自然观,2次)。

比较:⑤孟荀人性论之比较。

2、 论述:从荀子的《天论》到刘禹锡的《天论》(2001)。

(三) 汉代经学:

名解和简答:①司马谈论六家要旨(2次);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③《春秋繁露》;④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四) 宋明理学:

1、 名解和简答:

二程和朱熹☆:①理一分殊(4次);②程朱理本论(2次)

张载☆:③一物两体(3次);②正蒙(2次);③朴素辨证法思想述要;④“民胞物与”观念分析;

其他:⑤谈惟理为实与天下唯器的对立。

2、 论述:张载的辩证法思想述评(2003)。

(五) 明代心学:

名解和简答:①知行合一(5次)

(六) 其他儒家“唯物主义战士”:

1、 名解和简答:

王充(汉)☆:①“疾虚妄”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论衡》,5次)

范缜(南北朝)☆:②神形相即,形质神用的《神灭论》(7次);

刘禹锡(唐):③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2、 论述: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2000)。

二、 道家哲学:

(一) 老子及道家综合:★

1、 名解及简答: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3次);②老子的道(2次);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④老子辩证法思想评述。

2、 论述:

源流述评:①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述(3次——2002、2008、2011 年份跳跃)

辩证法:②老子辩证思维及影响(2007);

③试论述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反者道之动”(2010);

和其他学派比较:④《老子》与《易传》辩证法思想之比较(2次——2004、2009 年份跳跃)。(此题和儒学部分有重合,写了两次,故不加重颜色。——笔者按)

(二) 庄子:

名解及简答:①《齐物论》的逻辑理路;②《天下篇》。

三、 其他思想流派:

(一) 墨家:

1、 名解及简答:①三表法(3次);②言必立仪;③墨子的义;④兼爱非攻;⑤尚力非命。

2、 论述:①试论述墨子的“尚力”、“非命”与“三表”法(2010);

②孔墨哲学思想异同(2008)。

(二) 兵家:

1、 名解及简答:①《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②知己知彼,胜乃不殆。

2、 论述:试论述孙子的认知学说(2010)。

(三) 法家:

名解及简答:①抱法处势;②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③韩非“缘道理以从事”。

(四) 玄学:

名解及简答:

欧阳建:①言尽意论(2次);

王弼:②言不尽意(2次);③贵无论。

(五) 佛学:

名解及简答:

僧肇☆:①物不迁论(3次);

禅宗:②《坛经》(2次);

天台宗:③一念三千(3次)。

(六) 名家:

名解及简答:《坚白论》(惠施)。

四、 清近考点:

(一) 清代:

1、 名解及简答:

黄宗羲☆:①黄宗羲《明儒学案》中体现的学术史观(3次);

方以智☆:②《东西均》(2次);③合二而一(2次);

王夫之☆:④理势合一;⑤《张子正蒙注》;⑥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⑦道器论。

颜元:⑧颜元实践哲学评估(偶见)。

2、 论述:

王夫之:①从“能所”关系看王夫之的主客观关系学说(2006);

黄宗羲:②《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2001)。

(二) 近代 ★★

1、 名解及简答:

严复:①《天演论》(3次);

孙中山:②心理建设;③知难行易

章太炎:④章太炎的学术史观;⑤俱分进化;

魏源:⑥魏源的矛盾观;

梁启超:⑦新民说;

冯友兰:⑧《贞元六书》;

洋务派:⑨中体西用。

2、 论述:

孙中山★:①评孙文学说(就是“知行观”,3次——2002、2003、2011 有连有跳);

严复★:②严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及近代思维方式的确立(2005);

③议天演论(2011);

二人比较:④严复、孙中山的认识论、知行观各种方式的比较(4次——2000、2006、2007、2009 连续性较强);

康有为:⑤康有为的变易进化观及近代进化哲学(2次——2004、2006);

⑥评大同书(2008);

梁启超:⑦梁启超的中西融合文化观(2006);

魏源:⑧魏源哲学及近代特征(2007);

综合:⑨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想概述(2次——2008、2009 连续性);

○10从孔子“仁”的观念到谭嗣同的《仁学》思想(2004)。

五、 综合性题目及其他:

1、 名解及简答:和与同异,可否相继 (先秦史伯)。

2、 论述:①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2001);

②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和哲学基础(2005)。

第二章 考试分析

一、 重要考点整合(必背):

(一) 名解及简答:

1、孔子的“仁”和礼;2、荀子性恶论、虚壹而静;3、理一分殊;4、一物两体;5、知行合一;6王充学说;7、范缜神灭论;8、老子道论;9、反者道动弱者道用;10、墨子三表法;11、物不迁论;12、一念三千;13、《明儒学案》;14、《天演论》。

(二)重要论述题:

一级重要题目(常考):

1、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述(3次——2002、2008、2011 年份跳跃)

2、评孙文学说(就是“知行观”,3次——2002、2003、2011 有连有跳);

3、严复、孙中山的认识论、知行观各种方式的比较(4次——2000、2006、2007、2009 连续性较强);

二级重要题目(考过两次):

4、先秦儒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述(2次——2002、2011 年份跳跃)

5、《老子》与《易传》辩证法思想之比较(2次——2004、2009 年份跳跃)

6、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想概述(2次——2008、2009 连续性)

7、康有为的变易进化观及近代进化哲学(2次——2004、2006);

三级重要题目(近年新增,但只考过一次):

8、试论述孔子的仁、礼与中庸哲学范畴(2010);

9、试论述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反者道之动”(2010);

10、试论述墨子的“尚力”、“非命”与“三表”法(2010);

11、试论述孙子的认知学说(2010);

12、议天演论(2011)。

(三)今年有可能出论述题的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猜题):

1、 荀子部分,或者荀孟比较;

2、 理学中朱熹和张载的思想;

3、 心学“知行合一”;

4、 范缜神灭论;

5、 方以智《东西均》;

6、 章太炎。

二、重要内容和人物梳理(为教材划重点):

(一)儒家学派:

1、孔子;2、荀子;3、孟子;4、理学(朱熹、张载);5、心学王阳明;6、唯物主义战士王充、范缜。

(二)道家学派:老子。

(三)清前其他人物:1、墨子;2、孙子。

(四)清代哲学:1、黄宗羲;2、王夫之;3、方以智。

(五)近代哲学:1、孙文和严复;2、康有为和梁启超;3、章太炎。

三、 南开命题思路解析(最重要的是儒家、道家、近代哲学及唯物论无神论部分)

1、 一切以马克思唯物主义为标准来出题,“唯马是瞻”,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教材中有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部分,一定一定是重点,无论考过没考过,都要仔细看;

2、 佛学、玄学、名家以及各种唯心主义的言论和故弄玄虚的“小道学问”,都不会成为南开命题之重点;

3、 现代哲学大概比较敏感,又不太好处理,所以1919年以后的哲学,未见考过(教材785页以后的内容基本可以当小说看着玩,不用费心思了);

4、 命题重复率极高,所以凡是多次命题过的,一定要看要准备。另外,新增论述题往往是从原来的重要简答题里拿出来,所以,考过多次的简答题不能只当做简答题处理,一定要警惕它变身为来年的论述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