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生基础医学院2011年硕士生考试科目及书目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招生信息 >> 北华大学生基础医学院2011年硕士生考试科目及书目

北华大学生基础医学院2011年硕士生考试科目及书目

考研时间: 2010-09-2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于2000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本学科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现有教师14人,教授6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近几年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毕业生已工作在国内高等院校,有的已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及带头人。

学科研究方向有:1.肿瘤生化。主要研究遗传性或散发性肿瘤的分子机理与病因,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与开发新的准确性高的肿瘤标志物;2.基因结构与功能。建立肿瘤模型,从分子水平研究基因结构与功能,探讨保护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基因诊断与治疗方法;3.病毒性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常见病毒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4.中药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人参等中药的蛋白全谱,运用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确立人参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及功能。5.糖与糖复合物。主要研究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分离、纯化、组分、结构及功能等研究。

近年来已完成省、市和校级科研项目20项,其中获得国家标准一项,获省部级奖1项,地厅级奖6项。发表论文共56篇,其中包括:SCI、EI、ISTP收录6篇,重要刊物发表4篇,核心刊物26篇。省、校级优秀课程各1门;公开出版教材9部。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1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肿瘤生物化学10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1化学综合或612生物综合或613检验综合

④811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分子生物学

不招收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基因结构与功能
03病毒性疾病分子生物学
04中药蛋白质组学
05糖与糖复合物

参考书目:

检验综合:

《诊断学》陈文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四版;

《医学微生物学》周正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生物化学》查锡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第七版。

生物综合:

《现代生物学》胡玉佳,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现代遗传学》赵寿元,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微生物学》沈萍高等,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化学综合:

《有机及化学分析》南京大学编写组2002年,第三版;

《有机化学》汪小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复试:《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科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7人,。多年来,学科注重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绩斐然,琐果累累,先后有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市级和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家级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省级以上论文80余篇。

学科有研究室5个,设备150余件,其中万元以上设备30余件,设备总额100万左右。本科室主要围绕“神经-免疫-内分泌的调解网络的中轴线,利用现代的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电生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神经元的形态、数量、突出传递、突触素、突触核蛋白、递质、激素、神经营养因子等进行正常认识形态学基础和机制的研究。研究临床常见疾病,(癫痫、脑梗死等)的认知障碍,并利用针灸干预,从分子、细胞和整体等多个层次揭示针灸治疗的形态学基础,同时进行干细胞培养、诱导和移植治疗圣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的研究。

本学科毕业研究生分别在三级甲等医院或高等学校工作。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101人体解剖与 组织胚胎学01发育神经生物学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人体解剖学 加试科目:细胞生物学 组织胚胎学 招同等学力考生
02临床应用解剖学
03组织培养与临床应用
04神经解剖学
参考书目:《人体解剖学》张雅芳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第10版 《细胞生物学》凌冶评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组织学与胚胎学》邹仲之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第7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于1998年获硕士授权。目前在编教师17名,其中博士9人,在读博士4人,教授7名,副教授6人。

本学科近五年出版著作和教材21部,发表SCI收录、MEDLINES收录、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目前已经完成了20项,其中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承担了20余项相关课题(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8项),科研经费达160万余元。

本学科以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2个明确、稳定研究方向。在消化道肿瘤分子病理学、缺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形成了较明显的学科特色。其中在肿瘤分子病理学方面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学科重视科研基地建设,建立了免疫组化研究室、分子病理研究室,细胞培养室和形态计量室,并共享北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本学科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名,毕业研究生分别在三级甲等医院或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1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病理学1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 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 加试科目: 生理学、组织胚胎学 不招跨学科考生
02心、脑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
参考书目:《病理学》李玉林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六版 《病理生理学》金惠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六版 《医学免疫学》吕世静,科学出版社,2007年,案例版 《生理学》姚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六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邹仲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六版

病原生物学

本专业于2005年由教育部批准而设立,主要依托于病原生物学学科,另有1个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和1个市级微生物学开放实验室挂靠在该学科点。学科在编9人,现有副教授以上教师8人。其中博士5人(含在读博士2人),硕士2人;硕士生导师3人,已指导学生近10名。

学科多年来致力于细菌遗传学、病毒致病机制、寄生虫感染与免疫、病毒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通过整合学科原有研究方向,确定主攻方向是常见病原因子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耐药机制、实验室诊断和防治研究。

本学科有一支年富力强、学术思想活跃的研究队伍,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所承担的《医学微生物学》于2006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并且利用各项建设资金,重点加强了实验室建设,使得科研工作条件日趋完善,目前已建立方向性研究平台3个,拥有大型先进仪器20余件。

二、招生目录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 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
100103病原生物学01病原因子分子遗传学的研究 02分子病毒学 03寄生虫免疫6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西医综合复试科目: 医学免疫学50分 分子生物学50分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参考书目: 100103 病原生物学: 复试: 《医学免疫学》金伯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五版 《医学分子生物学》 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