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院校资讯 >>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

考研时间: 2008-06-1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学院介绍

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人才荟萃, 实力雄厚。它包含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和亚非语言文学九个二级学科,其中 英语语言文学和印度语言文学为 1988年和2002年两次审批的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 1999 年 6 月,由原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和东方学系合并而成。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化系、日语语言文化系和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系八个系和世界文学研究所,其中 世界文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联合组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学院 拥有 19 个语种,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马来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莱语,同时 学院还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全国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等二十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学院主办的 学术刊物有《国外文学》、《语言学研究》和《东方研究》等。学院图书馆共有 19 个语种的二十三万余册藏书。

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其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 成立于 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恢复京师大学堂时,同文馆并入大学堂。分设英、俄、法、德、日五国语言文字专科。在百年多的历史上,这里始终汇聚着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杰出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这里 汇聚了我国数十年来最优秀的一批外国语言文学大师,如朱光潜、曹靖华、冯至、马坚、季羡林、金克木、田德望、闻家驷、俞大絪、吴达元、赵萝蕤、杨周翰、李赋宁等知名教授。进入世纪之交,这里又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他们已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中坚力量。本学科目前已经拥有一支语种较为齐全、学术梯队合理、研究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人才辈出的局面。

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文革”以前就已开始培养研究生,目前已经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九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过去四 年中共有一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四人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4 年 10 月在全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一。英语语言文学和印度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2007 年通过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考评。 本学科以“确保质量,追求卓越”为指导原则,确立 了比较 完善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此外 ,本学科利用语种多、研究方向多、国际交流频繁、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积极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努力营造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学术环境,鼓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从事重要理论问题和交叉学科问题的研究。

2008年新招生的硕士研究方向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1跨文化研究 2世界文学理论

2008年新招生的博士研究方向是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1世界文学 2跨文化研究

二 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古代安那托里亚印欧文明研究

专业介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一、机构简介

世界文学研究所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个学术梯队合理、专业功底扎实、富有开拓精神的教学和科研实体。本所的师资力量以中青年为主,全部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并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世界文学研究所的目标是,跨越古今,打通东西。

自 1986年起,“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已招收近2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人数达100多人,在校研究生为30人,其中硕士课程班的研究生5名。2008年,我所开始招收“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

本所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

二、招生要求

世界文学研究所主要培养从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教学、研究、采编的通识人才;同时,它也培养从事国际交流、中外媒体、文化管理、跨国企业等领域的相关人才。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它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对世界文学史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中外文学理论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本专业比较强调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硕士招生考试说明

以下书目仅供参考,并不涵盖全部考试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科目的范围和自己的判断选择更为合适的参考书目。“世界文学史”的考试范围是欧洲文学、美洲文学和东方文学;“文学理论”主要包括西方文论和东方文论(内含中国文论)。

世界文学史科目

1 、《欧洲文学史》,李赋宁等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2 、《东方文学史》,季羡林主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3 、《世界文学名著选读》,陶德臻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文学理论科目

1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张隆溪著,北京:三联书店, 1986 年。

2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3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这两门专业课的题型均为三种:解释题( 8 题, 40 分);简答题( 5 题, 50 分);综合题( 4 题, 60 分)。

四、 博士 招生考试说明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执行北京大学的统一要求;两门专业课“世界文学史”和“世界文学理论”。

以下书目仅供参考,并不涵盖全部考试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科目的范围和自己的判断选择更为合适的参考书目 , 也可以参考上述硕士招生所列参考书目。“世界文学史”的考试范围是欧洲文学、美洲文学和东方文学(包括中国文学),侧重英语世界文学;“世界文学理论”主要包括西方文论和东方文论(内含中国文论),重点为东西方文论的整合。

参考书目 :

Maynard Mack, gen.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 New York &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95.

Hazard Adams & Leroy Searle, eds., 《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这两门专业课的初试题型均为三种:解释题;赏析题;综合题。解释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赏析题重点测试写作水平和分析能力;综合题深入了解专业素质和研究潜能。

复试为两门:专业口试和第二外语(阅读与翻译能力,能掌握 5000 左右的基础词)。复试前要求提供硕士学位论文、或发表的论文、或其他能证明学术能力的材料。

五、博士生导师介绍

赵白生 男,教授。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曾获 Harvard Yenching Fellowship 、朱光潜美学与西方文学奖、赵萝蕤英美文学奖,担任德国古腾堡大学客座教授( 2005 )、法国里昂第三大学访问教授( 2006 )、美国《传记文学年鉴》编委 (2006 - 至今 ) 。主要成果:《欧美文学论丛》第四辑(合编),《传记文学理论》、《肖像》、《走向后现代主义》(合译)等。

研究领域:传记文学、生态文学、跨文化研究、世界文学理论。

招生方向:世界文学;跨文化研究

联系方式 : bszhao@pku.edu.cn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一、英语系介绍

北京大学英语系以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培养品格高尚,遵纪守法,既有人文素养,又有严谨治学精神的高级英语专门人才。接受过本计划教育的学生将在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美国研究、翻译研究及英语教育等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英语系研究生共设有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美国研究、翻译研究、和英语教育等五个专业方向,学制为 3年。

各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均应修满本系 11门专业课程(其中包括4门必修课,7门选修课,选修课中包括1门非本研究方向的课程及1门其它院系所开的相关课程),每门课程计2学分,共计22学分。 研究生还需修满学校规定的政治理论,第二外语等课程,共计 9学分。总学分为31学分。

北大英语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享有很高的声誉。从 1919 年北京大学建立英语系、胡适任系主任起,英语系已有 83 年的历史。由俞大猷、朱光潜、杨周翰、李赋宁、赵萝蕤等老一辈学者所创立的人文传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北大英语系是我国第一批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也是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第一批重点学科点。在 2001 年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当中,北京大学英语系的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再次当选。

北大以研究门类齐全、研究实力雄厚而见长。北大在传统文学语言学方面有一定优势,文学研究领域也日趋多元化。除了研究从古英语到十八、十九、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以及美国文学外,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也不断升温。 在学科建设方面,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点目前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涵盖了英语文学、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化批评、英语语言学、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美国研究等各个方向。

十五期间,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点将对新兴的、跨学科的、与当代有关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美国研究、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加强对二战以后文学的研究;重视对华裔作家的研究;建立和发展 TEFL (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方向。在新兴和前沿的学科领域,每年至少新开设 1-2 门研究生课程。

目前英语系有教授 23 名(其中 50 岁以下的 11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 22 名,其中英美或者海外大学的博士 13 名。这些教学和研究人员中年龄在 40 岁左右的最多。

近年来,英语系定期举办了一批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包括 第一届传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9 )、 文化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9 )、 惠特曼 2000 :全球化语境中的美国诗歌 2000 )、 欧洲文学和文学史国际研讨会 2001 )、 美国文学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1 )等。

在学术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英语系出版了大量学术专著、骨干教材和优秀译作。近期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胡家峦的《历史的星空 --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丁宏为的《理念与悲曲》、周小仪的《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高一虹的《 “1+1>2” 外语学习模式》等。由刘意青等一大批老师共同编写的《欧洲文学史》是英语系与校内、国内同行合作的优秀成果。《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美国文化研究导论》、 《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句法语义学》等作品反映了英语系教师在不同领域中辛勤耕耘的成果。在 十五 期间将完成《英国诗歌与基督教传统》、《中古英语文学研究》、《英美叙事理论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文化认同与人格建构》等科研项目和《美国文学选读》、《北大英语精读》等教材项目。

英语系一向以严谨的学风著称,特别注重学术道德问题,因此考生必须学风端正,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严谨扎实的作风,坚决杜绝一切学术腐败现象。在基础知识方面,想要报考英语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英文功底,各位导师对考生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要求很高,这是从事英美文学和语言学研究工作的基础。考生还需对自己报考的专业有充分的准备,对于文学和语言学方面已经有相当的了解,并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考生必须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工作。

选拔方式主要分为免试推荐和应试两种形式。英语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经过所在学校的推荐,可以申请免试推荐,即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是申请免试推荐的学生必须通过北大英语系的专业考试和面试,考试包括语言基础和专业能力两部分,考察学生的英文基础(翻译、作文)和对专业知识(文学、语言学)的掌握。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除了需要参加政治和外语的考试之外,还需参加英语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两门考试。这些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不求死记硬背,而是需要考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展现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想深度。有关参考书可查阅北大研究生院的招生信息。

2006 招生年度开始,英语系博士生的招生和培养方式有重要改变。

详情见第三部分的说明。

二、考试说明及部分参考书目 (硕士):

(一)、“专业能力”卷,其中包括翻译及英语作文,英语系不为这份考卷提供参考书目及咨询服务。

(二)、“专业知识”卷 标准题型

1、英语文学方向题型 (暂包括翻译研究,美国研究方向考生):

( 1).Define the word “decorum,” and describe the cultural/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which the word became a well-known literary concept. Then, use 3 works (poems, novels, or essays) respectively by 3 authors and discuss how they abide by, support, and illustrate the idea of decorum. Be specific. (50分)

( 2).In praise of Mark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Earnest Hemingway said: “It’s the best book we’ve had. All American writing comes from that.” Write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book and its influence on later American novels.(50分)

3.Write on the differences (thematic, stylistic, etc.) between the Iliadand the Odyssey. Illustrate your points by textual details from these two epics.(50分)

2、英语语言学方向题型:

1) 1) 术语翻译及解释( 50分)

如:翻译: Cohesion,级阶

解释: Prosody,The Prague School

2) 2) 讨论与分析( 100分)

如:讨论: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分析: Comment on the use of the performative verbs (underlined)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the felicity conditions that must be met for the performatives to

take effect.

I pronounceyou guilty!

任命张兰为英语系团委书记。

“专业知识”卷参考书目

(一)、英语文学部分(适用于文学,翻译研究,美国研究方向考生):

1.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4卷本,古希腊罗马,西欧,俄国部分,商务印书馆,1999年。

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2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2卷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李宜燮、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选读》2卷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5.Baym, Nina, ed.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horter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Norton, 1995.

(二)、英语语言学部分:

1.胡壮麟、姜望琪主编:《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Poole, S. C. 1999/2000.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语言学入门),外研社。 3 . Robins, R. H. 1989/2000. General Linguistics. Fourth Edition. ( 普通语言学概论 ), 外研社。

三、考试说明及部分参考书目 ( 博士 )

从 2006 年开始,英语系不再设立固定的博士生导师,招生也不再以博导名义分别招生,而是按英语文学与文学理论、翻译研究、和语言学这三个研究方向统一招生。考生考取之后,第一年不设导师。通过资格考试之后再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选择指导教师。

英语系 英语语言文学 专业的正教授均有资格指导博士研究生。其他教师,凡具有博士学位、而且符合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者,也都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以下是目前可以指导博士生老师的名单和研究方向(按字母顺序排列)。

程朝翔(教授): 英国戏剧;美国戏剧; 莎士比亚研究

丁宏为(教授):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英国近现代文学

高峰枫(副教授):比较文学;早期基督教研究

高一虹(教授):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

辜正坤(教授):莎士比亚研究;翻译学与比较文化

韩加明(教授): 18 世纪英国文学;英国小说

韩敏中(教授):维多利亚文学;英美妇女文学

胡壮麟(教授):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姜望琪(教授):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

林庆新(副教授):比较文学

刘建华(副教授):美国小说

刘树森(教授):美国 19 世纪文学;翻译研究

齐小新(副教授):美国研究

钱军(教授):英语语言;语言学思想史;语言教学

申丹(教授):叙事理论与小说阐释;文体学;翻译学

苏耕欣(副教授):哥特小说(浪漫主义小说);文化研究

王继辉(教授):英国宗教诗歌;英国中世纪文学;历史语言学

周小仪(教授):唯美主义文学;比较文学

有关博士生考试,英语系除语言方向外其他方向目前暂不提供参考书。

语言学方向博士参考书目

一、 一、 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科目

1) 1) Robins, R. H. General Linguistics. (4thedn.) London : Longman, 1989.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

2) 2) 胡壮麟、姜望琪(主编)《语言学高级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二、 二、 应用语言学(具体方向)科目

1、 1、 文体学

1) 1) Leech, N. G. and M. H. Short, Style in Fiction.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1 。

2) 2) 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1995.

3) 3) Semino, E. and J. Culperer, (eds.) Cognitive Stylistics.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2.

4) 4) 胡壮麟《理论文体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

2 、社会语言学

1) 1) Hudson, R.A. Sociolinguistics. (2nded.).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

2) 2)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ed.).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

3) 3) McDonough, J. & McDonough, S.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

3 、语言与文化

1) 1) McDonough, J. & McDonough, S.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

2) 2) Sapir ,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2 。

3) 3) Samovar, L.A., Porter, R.E., & 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

4) 4) Whorf, B. L. 《论语言、思想和现实——沃尔夫文集》(高一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

5) 5)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

4 、功能语言学

1) 1) Jakobson, Roman O. On Language. Ed. by Linda Waugh and Monique Monville-Burst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 2) Kuno, Susumu. Functional Syntax: Anaphora, Discourse and Empat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 3) Luelsdorff, Philip A., Jarmila Panevova, and Petr Sgall. (eds.) Praguiana: 1945-1990.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4.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9 月重印本。

4) 4) Wierzbicka, Anna. The Semantics of Gramma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8.

5、 5、 系统功能语法

1)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edn.) London : E. Arnold, 1994.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

2) 2)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3) 3) 胡壮麟《语篇衔接与联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

6、 6、 语用学

1) 1) Verschu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 E. Arnold, 1999.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

2) 2) 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英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3) 3) ---- 《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

4) 4)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一、硕士招生考试说明

1. 1. 俄语语言文学及文化

包括三方面:

( 1 )俄语( 100 分):(不设参考书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内容包括词汇语法( 30 分)、阅读理解( 20 分)、俄汉互译( 30 分,分俄译汉和汉译俄两部分)以及俄语作文( 20 分);

( 2 )文化国情知识( 20 分):参考书目包括《苏联概况》、《独联体国家概况》等,试题类型为客观题和简答题;

( 3 )文学( 30 分):参考书目包括《俄苏文学史》(第一卷)、《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等,试题类型为简答题。

2综合考试科目 “综合考试”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二、博士招生考试说明

目前俄罗斯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执行北京大学的统一要求;两门专业课《俄语》和《俄罗斯文学史》:前者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应用能力,考试类型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双语互译和作文;后者考察考生对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的深层理解,运用文艺理论剖析文学现象,考试类型为三或四道论述题。

三、博士生导师介绍

任光宣 : 男 , 教授。 1982 年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俄罗斯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俄罗斯文学与宗教、俄罗斯文化艺术、俄罗斯当代文学。主要著作:《俄罗斯文学与宗教》、《俄罗斯文学史》(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俄文版)、《俄罗斯艺术史》、《俄罗斯:解体后的求索》(合著)等。

招生方向: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当代文学

联系方式 : rengx@pku.edu.cn

赵桂莲 , 1965 年生人,教授。 1986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9 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0 年以公派形式赴俄罗斯学习, 1994 年获得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副博士学位, 1995 年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97 年正式进入该校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该系系主任。

除教学以外,主要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传统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两部:《生命是爱——〈战争与和平〉》,《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独立完成的译著一部:梅烈日科夫斯基的文集《先知》;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博士后基金项目“白银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辨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19-20 世纪之交的文学评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外国神话史诗研究”之子课题“俄罗斯神话、英雄史诗和壮士歌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文学特征研究”。

查晓燕 , 1965 年生人,教授。 198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8 年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硕士,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中俄比较文学(为俄语系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文学所联合培养)。 1991 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留系任教。 1992 年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博士, 1996 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担任俄罗斯语言与文学系文学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

讲授过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如“俄罗斯文学史”、“实践俄语”、“俄语视听说”;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如“俄罗斯文学史”、“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中俄文化交流史”。在“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文化国情”两个方向指导硕士研究生。除教学外,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主攻诗歌、普希金)、中俄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一部《普希金——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主编(与他人合作)《普希金专刊》(《俄罗斯文艺》 1999 年第 2 期);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发表译文(含论文、俄罗斯当代小说)近十篇。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于 1956 年开始设立硕士点, 1987 年开始设立博士点,并随后设立博士后流动站,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法语人才。本学科点目前主要覆盖以下三个研究方向:“法语语言与语言学”(法语史、语言学、符号学、文体学、叙事学、加拿大法语研究)、“法国文学与法语文学”(法国小说、法国诗歌、加拿大法语文学、法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法国文化思潮)、“文学翻译与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批评、译本比较研究、翻译史),硕士生阶段近年来还增加了“法兰西文化”方向(法兰西文化与艺术、法国电影批评),博士生阶段今年也新增了“法兰西文化”方向。

本专业目前拥有全国一流的师资力量,形成了扎实的老中青三级梯队,既有学养深厚的知名学者,又有出类拔萃的青年骨干。截止 2006 年 5 月,本专业共有在职教学科研人员 14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7 人(其中包括 5 名博士生导师),讲师 1 人,助教 1 人;其中 8 名教师为归国博士或中法联合培养博士。本专业同法国、瑞士、加拿大等法语国家的多所大学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方式包括长期任教、短期讲学、互换教师和学生、联合培养博士等。

本专业每年招收硕士生 5 名左右、博士生若干名,现有在读硕士生 14 人,在读博士生(含中法联合培养博士) 14 人。 本专业招收的 部分博士生可纳入中法大学合作培养博士计划。各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可经学校选拔、国家教育部公派,享受中、法政府奖学金赴法国进一步深造。

硕士研究生阶段

一、学习年限、培养目标、课程和论文

·学习年限: 3

·培养目标: 应具有坚实的法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有新见解;熟练掌握所学语言,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

·课程和论文: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一年到二年时间内,按照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完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二学年上学期结束前确定论文导师和拟订论文题目,第三学年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

二、主要课程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共设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约 20 门,如 “现代法国文化思潮导论”、“文本分析基础知识”、“语言学原著选读”、“符号学原著选读”、“法语阅读与写作”、“文学翻译”、“拉丁文”、“翻译理论与文本诗学”、“法语史”、“文体学”、“法国文学专题研究”、“法语文学名著赏析”、“ 19 世纪法国文学”、“法国 20 世纪诗歌与诗学”、“ 20 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加拿大法语文学”、“法国自传文学研究”等。

三、对新生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

1) 1) 具有学士学位证书;

2) 2) 具有扎实的法语基本功;

3) 3) 具有所报考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所 需 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

4) 4) 有初步研究设想;

四、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录取方式

入学考试分初试 ( 笔试 ) 和复试 ( 口试 ) 两个阶段进行。

·初试(笔试): 笔试包括“ 政治理论”、“英语”、“法语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等 4 个科目。

“ 法语语言文学”由 法语系负责命题。此科目的考试说明见以下第五条。

“综合考试”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复试(口试): 初试成绩合格者和推荐免试研究生一起参加差额复试。

五、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及考试说明

(一) (一) 笔试(初试)

考试科目名称:“法语语言文学”; 卷面总分: 150 分,其中语言题占 90 分,文学题占 60 分;具体题型:

1 . 法语语法、词汇( 30 )、 2. 中译法( 20 )、 3. 作文(连词成篇)( 40 )、 4. 法国文学史知识( 20 )

5. 法译中 ( 文学翻译 ) ( 20 )、 6 .文学作品分析( en français )( 20 )

(二)口试(复试)

初试成绩合格者 和推荐免试研究生一起 参加差额复试。复试采取口试形式,目的是了解考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1 )法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就一篇文选回答问题);

2 )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

3 )综合素质和阅读兴趣;

4 )对未来学习和研究的初步想法;

根据学校的规定,专业复试时还要进行英语口试。

(三)考试说明

本专业不提供考试指定参考书。着重考察以下两个方面的 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1 )法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

考生应认真学好国内通行的任何一套法语专业教材。

北京大学法语专业近年来使用的基础教材是:

·一年级:《法语教程》 I 、 II (王文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二年级:《大学法语课本》(第三、四册)(杨维仪、陈燕芳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87 年)(北大教材科有售);

·三年级:《大学法语课本》(第三学年)(齐香、杨维仪、徐继曾、桂裕芳编,商务印书馆, 1984 年)(北大教材科有售);

·《法语系统语法》(顾嘉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法语文体学教程》(王文融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2 有关法国文学史上的主要思潮、 文学 流派、经典作家作品的基础知识(侧重于 18-20 世纪);分析和评论法国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考生可参考任何一套原版法国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教材(断代文学史或简明文学史) ,如:

· Les grands auteurs du programme, Collection Littéraire Lagarde et Michard, du Moyen Age au XXesiècle, Editions Bordas.

还可参考国内近年出版的法国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教材, 如:

· 《法国文学大手笔》,钱培鑫、陈伟 译注,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年(原文书名和出版社: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 Hachette, Livre 2000 );

· Anthologie de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 《 法国文学选集 》) , 张放 , 晶尼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年。

六、其它说明: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从 1999-2000 学年起开始实施硕 - 博连读计划,并设有与法国大学合作培养博士项目。硕士研究生中成绩优异者可在入学后第三学期申请硕 - 博连读,选拔方式如下: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硕士研究生本人提出以硕 - 博连读方式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由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组成研究生考核委员会,根据申请人平时学习成绩和表现,并结合必要的资格考试(专 业课笔试),决定是否接受其为预备博士生,并初步确定其导师,名单及相关材料上报研究生院 。预备博士生参加当年的博士生复试,复试通过者,于第五学期正式转入博士生阶段学习。硕 - 博连读研究生一般不做硕士学位论文(详见《北京大学研究生手册》等其它有关文件的规定)。

博士研究生阶段

一、学习年限和培养目标

学习年限: 4 年。提前毕业和延长学习年限参照北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培养目标: 应具有坚实、宽广的法语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 掌握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 学位论文应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熟练地掌握所学语言 , 第二外国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

二、主要课程:

“叙事学名著导读”、“文体学研究”、“法国文学批评”、“ 20 世纪法国作家作品研究”、“文学理论与方法原著导读”、“翻译理论与翻译批评”、“符号学原著导读”、“文学批评方法”、“ 法国 19 世纪小说”、“法国志怪文学” 等。

三、学习安排和论文撰写:

博士生入学的第一、二年按照导师制订的培养计划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写读书报告等一系列学习内容。课程阶段完成后,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论文的写作与答辩工作: 1 )综合考试; 2 )开题报告; 3 )预答辩; 4 )毕业答辩。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一般应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接受发表专业论文 2 篇。

四、 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

1) 1) 有硕士学位证书;

2) 2) 具有扎实的法语基本功及第二外语阅读能力;

3) 3) 具有所报考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的扎实基础知识;

4) 4) 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 5) 具有初步研究计划;

五、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与录取方式:

博士入学考试分初试 ( 笔试 ) 和复试 ( 口试 ) 两个阶段进行。

·初试(笔试): 考试科目共 3 门: 1 门为第二外语, 2 门为专业卷。专业卷中 1 门为统一的专业基础卷“法国文学”( 侧重于 18-20 世纪), 1 门为 所报专业方向 卷。

·复试(口试): 初试成绩合格者与硕博连读候选人(即硕士生中已被接受为预备博士生者)一起参加复试。

博士入学考试着重检查考生评论和分析法国经典作家作品的能力、法语书面表达能力、对所报研究方向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另见当年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博士生导师介绍

·罗芃,男,教授。 1945 年生。 1968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本科, 1981 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工作的重点是 20 世纪法国文学、文化和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法国文化史》、《欧洲文学史》(第三卷主编),主要译著有巴尔扎克、司汤达等作家的作品和《美学纲要》、《浪漫的谎言和小说的真实》等理论著作。联系方式: E-mail: luopeng1604@126.com

·秦海鹰 ,女,教授。 1960 年生。 1982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语系本科, 1987 年在法国图鲁兹第二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法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论、法国当代翻译理论与批评、法国 20 世纪作家与中国。主要成果:专著《谢阁兰与中国》(法文);译著《碑》(合译)、《希腊思想的起源》、《方法:思想观念》、《艺术之名》;论文多篇。在研课题:“互文性问题研究”、“法国文学与宗教”。联系方式: Email: qinhaiying@pku.edu.cn

·王东亮,男,教授。 1963 年生。北京大学法语专业本科( 1984 ),文学硕士( 1987 ),巴黎第八大学语言科学博士( 1994 )。研究方向:法国文学,符号学。主要成果:专著《符号与变易—— < 易传 > 的符号学解读》(法文);译著:《符号学原理》、《话语符号学》、《批评的批评》、《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文论类),《情人》、《痛苦》、《劳儿之劫》、《笑忘录》(小说类)。联系方式: Email : wdl@pku.edu.cn

· 田庆生 ,男,副教授。 1962 年生。 1983 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本科, 1990 年获得法国文学 DEA 学位, 1996 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法国现当代小说、法国十九世纪文学。主要成果:著作 : 《维里耶作品中的“梦”与“嘲”》(法文);理论与批评类译著:《马尔罗世纪传奇》、《文学与现代性》、《问题与观点 — 二十世纪文学综论》(合译);文学类译著:《路易丝》、《孔卡尔诺的小姐们》;教材:《法语教程》(一、二册)(参著);论文多篇。联系方式 :email: qstian@pku.edu.cn

· 董强, 男,教授。 1967 年生。北京大学法语专业本科( 1987 ),法国文学 DEA 学位( 1989 ),巴黎第八大学文学博士( 1997 )。曾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师从世界著名小说家、理论家米兰 • 昆德拉。研究方向:法国文学,法国艺术。主要成果:专著《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中文),《亨利 • 米肖:内与外》(法文),《松绑的手》(诗集,法文);译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宗教理念与信仰史》(第三卷)、《西方 1500 年视觉艺术史》(共 6 卷)、《西方绘画中的流派》、《小说的艺术》、《身份》(小说)、《波德莱尔传》。论文三十余篇(中、法文)。有的被翻译成日语、英语与西班牙语。联系方式: Email : qiangdonglam@sohu.com 。电话: 62751678 。

语语言文学专业

一、硕士生考试说明及部分参考书目:

德语语言文学

参考书目:

1. 1. 德语: 《德语教程》, 1-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 992 年- 1 995 年。

2. 2. 德语文学:

1) 1) 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年。

2) 2) Dr. Leo Krerr u. Dr. Leonhard Fiedrer: Deutsche Literaturgeschichte. C. C. Buchners Verlag. Bamberg 1976.

3) 3) Fricke, Gerhard u. Schreiber, Mathias: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Paderborn: Ferdinand Schöningh, 1974.

4) 4) Beutin, Wolfgang ... [et al.].: Deutsche Literaturgeschich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Gegenwart Stuttgart : Metzler, 1979.

.考试大纲:

1. 1. 德语:德译汉,汉译德,德语作文。

德语文学:德语文学史上的文学概念,文学时代特征,著名作家和作品。

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 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二、博士招生方向参考书目及导师介绍:

1.近当代德国文学方向:

1) Kurz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von einem Autorenkollektiv, Volk und Wissen Volkseigener Verlag Berlin 1983.

2) Deutsche Literaturgeschichte, von Wolfgang Beutin und anderen, J.B.Metzler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Stuttgart 1992.

3) Deutsche Literaturgeschichte, von Dr. Leo Krell und Dr. Lernhard Fiedler, C.C. Buchners Verlag Bamberg 1976.

4) Friedrich von Schiller: Maria Stuart.

5) Joseph von Eichendorff: 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

6) E.T.A. Hoffmann: Das Fraeulein von Scuderi.

7) Gottfried Keller: Romeo und Julia auf dem Dorfe.

8) Gerhart Huaptmann: Die Weber.

9 ) Rainer Maria Rilke: Der Panther.

10) Franz Kafka: Die Verwandlung.

11) Thomas Mann: Mario und der Zauberer.

12) Stefan Zweig: Die Schachnovelle.

13) Anna Seghers: Das siebte Kreuz.

14) Bertolt Brecht: Der gute Mensch von Sezuan.

15) Friedrich Duerenmatt: 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

2、德语近现代文学 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德语国家近现代作家与作品研究;德语国家近现代文学史、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

3、德语戏剧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 德语国家近当代剧作家与作品研究;德语国家近当代戏剧史、戏剧理论与批评研究;德语国家近当代舞台史、舞台理论和批评研究

4 、德语现当代文学及德语小说研究方向

5 、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方向

博士生导师介绍

李昌珂: 男,教授, 1954 年生,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本科( 1977 ),德国奥克斯堡大学博士( 1992 )研究领域 : :近当代德语文学、二十世纪德国文学。主要成果:《德国文学中的中国题材小说》(德文)、《德国文学史, 1945-2000 》(即出)和多篇论文。联系方式: 010-62751685 。

招生方向: 1 )德语国家近当代文学; 2 )二十世纪德国文学

王建: 男,教授, 1965 年生,北京大学德语专业学士( 1987 ),硕士( 1990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 1998 )。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给本科生先后开设德语精读、德语视听说、德语口译、德语国家文学史和文学选读;给研究生先后开设德语戏剧专题和十八世纪德语文学专题。

联系方式: jianwang@pku.edu.cn 。

招生方向:德语近现代文学、德语戏剧

研究方向:德语近现代文学和德语近现代戏剧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 Die Dienerfigur in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Theaterstücken. Zum Phänomen der Komik im theatralischen Kommunikationsmodell, Bern 1 999

译著: 蒙森《罗马史》第三卷 , 译名《罗马风云》 , 桂林 : 漓江出版社 , 1997 年

论文:《试论歌德及其魏玛戏剧学派》,载于《国外文学》 2002 年第一期。

Das Tragische bei Hebbel - eine textimmanente Kategorie? In: Hebbel-Jahrbuch 57/2002, Heide 2002

《从布莱希特的《 潘提拉先生和他的仆人马提》看叙事剧理论》 , 载于《欧美文学论丛》第一辑 ,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 年

《论布莱希特对梅兰芳的误读》, 载于《欧美文学论丛》第三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

《危机还是转折-豪普特曼的《织工》和自然主义》,载于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 2003 年第二期

《介于现实与戏剧之间-论克利斯多夫·施林根西夫的 〈 请热爱奥地利 〉 》 ,载于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 2004年第一期

谷裕 , 女 , 副教授 , 1969 年生,北京大学德语专业学士( 1991),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博士(1997)。研究领域:德语现当代文学,德语小说研究,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主要成果:专著 《君特·库纳特作品的思想方式和艺术结构》(德文);译著《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耶稣会简史》;有关德语小说以及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论文有 《 论歌德小说〈亲合力〉中的神秘主义色彩》 ,《 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绿衣亨利〉与瑞士新教思想行为模式》,《试析冯塔纳小说的“疑难”思想结构》 , 《拉伯小说对德意志市民性的悖论性认识及多元化叙事视角》等数篇。在研课题:德语成长发展小说研究。联系方式: Email: guyu@pku.edu.cn

招生方向:1)德语现当代文学及德语小说研究;2)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黄燎宇: 教授, 1965 年生。北京大学西语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