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导师介绍:曾艳兵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导师介绍:曾艳兵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导师介绍:曾艳兵

考研时间: 2015-05-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曾艳兵教授(1957-),男,出生于湖北崇阳,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1974年高中毕业后曾下乡、当民办教师、工人、军人等。1982年春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1987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世界文学专业,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教授课程

外国文学史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卡夫卡研究

后现代文化思潮研究

比较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文学研究

20世纪西方文学

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卡夫卡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研究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卡夫卡研究

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跨文化视野中的西方经典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之子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一、学术著作:

《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专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东方后现代》(专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

《东方后现代》(修订版)(专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卡夫卡与中国文化》(专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卡夫卡研究》(专著)商务印书馆2009

《价值重估:西方文学经典》(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卡夫卡的眼睛》(专著)商务印书馆2012

二、主编: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第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西方文学史》(第三卷)(与刘象愚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比较的世界文学史纲》(第三卷)(第一作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外国文化史》(第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0世纪外国文学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三、论文:

1.《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矛盾修饰法”》《外国文学欣赏》1985、2

2.《论变态心理描写的美学意义》《青岛大学学报》1988、1

3.《当代文学鉴赏的困惑——论艾略特的〈荒原〉》《外国文学评论》1991、2

4.《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变态心理》《青岛大学学报》1991、3

5.《陀斯妥耶夫斯基选择了变态心理》《外国文学评论》1992、2

6.《现代派文学鉴赏的困惑》《名作欣赏》1992、3

7.《文学化的哲学与哲学化的文学——论存在主义文学》《外国文学研究》1992、4

8.《幽默美学品格的历史走向——从“古典幽默”到“黑色幽默”》《青岛大学学报》1992、4

9.《21世纪门槛前的思考——论后现代主义与后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坛》1993、1

10.《文明的落差与文学的超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成功的启示》《当代外国文学》1993、4

11.《卡住了吗——论卡夫卡》《湘潭大学学报》1993、3

12.《第三级“文学地震”——论西方现代派文学》《台州师专学报》1994、1

13.《论“黑色幽默”的美学品格》《湖北师院学报》1994、4

14.《新时期诗歌艺术形态的转换与变形》《求是学刊》1994、6

15.《一张精心编织的时间巨网》《当代外国文学》1994、4

16.《论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东方论坛》1994、2

17.《写作的零度与阅读的创造——论罗布-格里耶的〈橡皮〉》《外国文学评论》1994、4

18.《文明的落差与文学的超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成功的启示》《当代外国文学》1993、4

19.《面对死亡的沉思》《国外文学》1995、2

20.《论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东方论坛》1995、2

21.《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异化观与马克思异化观之比较》《文艺研究》1995、4

22.《新时期戏剧结构的转换与变形》《人文杂志》1995、4

23.《舞台的倾覆——论“荒诞派”戏剧》《山东师大学报》1995、5

24.《后新时期小说结构的转换与变形》《求是学刊》1995、5

25.《“梭之音”与编织仇恨》《读书》1995、6

26.《你寂寞,但不孤独》《文学世界》1995、6

27.《众声喧哗:21世纪门槛前的对话与思考》《东方论坛》1995、4

28.《文学的“心灵现象学”——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文艺研究》1996、3

29.《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国外文学》1996、3

30.《走出东方后现代》《青年思想家》1996、5

31.《一个永恒的诱惑——论〈俄狄浦斯王〉》《山东师大学报》1996、5

32.《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权意识》《外语与翻译》1996、4

33.《东方后现代景观一瞥》《当代文坛》1996、6

34.《东方后现代小说概论之一》《人文杂志》1996、5

35.《东方后现代终结》《文艺报》1996、10、11

36.《论中国文化的“解构”意识》《社会科学战线》1997、2

37.《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诗学》《文史哲》1997、2

38.《东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论》《社会科学探索》1997、2

39.《新历史主义与中国的历史精神》《中外文化与文论》1997、3

40.《东方后现代背景及其特征》《当代文坛》1997、3

41.《论黑色幽默的美学品格及其文化渊源》《河北学刊》1997、4

42.《解构主义与中国的“解构意识”》《中国比较文学》1997、3

43.《论“黑色幽默”文学》《当代外国文学》1997、4

44.《“存在”文学与文学中的“存在”》(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5.《“东方后现代”四题》《当代文坛》1997、6

46.《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精神之比较》《国外文学》1998、1

47.《诗的误读与诗无达诂》《中国比较文学》1998、2

48.《钱钟书的〈围城〉与卡夫卡的〈城堡〉之比较》《文艺研究》1998、5

49.《〈麦克白〉新论》《海洋大学学报》1998、3

50.《作家的遗言》《文学世界》1998、6

51.《中心的消解与无中心之中心—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东方论坛》1998、4

52.《这样写也叫小说──谈谈<尤利西斯>的文体》《艺术广角》1999、3

53.《一个捏着生命痛处的寓言──解读卡夫卡》《国外文学》1999、2

54.《语言的悲剧──<麦克白>新解》《外国文学》1999、4

55.《麦尔维尔的大海情结》《东方论坛》1999、4

56.《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精神──兼及文学史的重塑》《山东师大学报》1999、5

57.《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比较文学》2000、2

58.《闭上眼睛的图像──论卡夫卡的<美国>》《外国文学评论》2000、4

59.《后现代主义精神与魏晋玄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5

60.《抵抗与消解──卡夫卡<城堡>解读》《国外文学》2000、3

61.《论卡夫卡的归属问题》《东方论坛》2000、4

62.《后现代·后殖民·自我东方化》《东方论坛》2001、4

63.《塞壬的沉默》《名作欣赏》2001、6

64.《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东方论坛》2002、3

65.《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化》《文艺研究》2002、4

66.《后现代主义诗歌辨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5

67.《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学——兼及卡夫卡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4

68.《女性视角:阅读卡夫卡》《外国文学动态》2002、6

69.《“耗子王国”的歌手——卡夫卡与犹太文化》《外国文学评论》2003、1

70.《沃塞克的阴影——卡夫卡与弗洛伊德》《湘潭大学学报》2003、1

71.《基督教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1

72.《告别“崇高”之后——后新时期小说一面观》《河南社会科学》2003、2

73.《卡夫卡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2003、2

74.《“既不是死的,又不是活的”——论艾略特的〈荒原〉》《东方论坛》2003、3

75.《价值重估:巴尔扎克与左拉》《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4

76.《“从摇篮里盗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4、1

77.《意识流:从西方“流”到东方》《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1

78.《女性视角与男性眼光:阅读卡夫卡》《译林》2004、1

79.《卡夫卡的亲戚们》《外国文学动态》2004、3

80.《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后现代特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2

81.《重构“通天塔”神话——读卡夫卡的〈城徽〉》《名作欣赏》2004、2

8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传统》《东方论坛》2004、2

83.《论卡夫卡的中国情结》《中西文化研究》(澳门)2004、2

84.《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东方论坛》2004、4

85.《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文学》《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

86.《后新时期小说叙述方法的转换与变形》《山东文学》2004、4

87.《卡夫卡与老庄哲学》《东方丛刊》2004、3

88.《卡夫卡与聊斋志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

89.《失去了寓意的寓言》《名作欣赏》2004、8

90.《无家可归的异乡人》《三峡大学学报》2004、5

91.《论卡夫卡〈判决〉的叙述策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92.《法门内外——论卡夫卡的〈诉讼〉》《湘潭大学学报》2004、5

93.《卡夫卡的中国情结》《德国研究》2004、3

94.《卡夫卡与尼采》《天津师范大学》2005、2

95.《没有谜底的谜语——〈城堡〉论略》《名作欣赏》2005、8

96.《论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体系》《东方论坛》2005、3

97.《城堡研究综述》《外国语言文学》2005、4

98.《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外国文学》2006、1

99.《后现代主义戏剧辨析》《河南社会科学》2006、1

100.《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创作》《东方论坛》2006、1

101.《为何变形?——卡夫卡〈变形记〉解析》《名作欣赏》2006、4

102.《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6、2

103.《跨文化语境中的万里长城——论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中西文化研究》2006、1

104.《敞开心扉直至超越极限——卡夫卡<饥饿艺术家>解读》《名作欣赏》2006、8

105.《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中国图书评论》2006、8

106.《来自古老中国的手稿——论卡夫卡的〈往事一页〉》《中西文化研究》2007、1

107.《谁爱上了卡夫卡》《中国图书评论》2007、6

108.跨文化的“万里长城”——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解析《名作欣赏》2007、10

109.《卡夫卡与陀斯妥耶夫斯基》《东方论坛》2007、6

110.《跨文化语境中的西方文学经典》《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4

111.《学术研究的困惑和悲哀——卡夫卡〈乡村教师〉的启示》《名作欣赏》2008、1

112.《外国文学学科的困境与出路》《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1

113.《卡夫卡在中国:1930~1980》《中国文学研究》2008、1

114.《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俄罗斯文艺》2008、1

115.《“甲虫”的秘密——再读〈变形记〉》《名作欣赏》2008、4

116.《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矛盾修饰法》《外国文学研究》2008、3

117.《乔伊斯:为谁守灵》《名作欣赏》2008、9

118.《卡夫卡与格莱姆》《读书》2008、10

119.《格来姆与卡夫卡的奥德拉德克》《中国图书评论》2008、10

120.《卡夫卡与万里长城》《中国图书评论》2008、12

121.《克尔凯郭尔与卡夫卡》《基督教文化学刊》(第19辑·2008春)

122.《<押沙龙,押沙龙!>:从冒险的叙述到叙述的冒险》《名作欣赏》2009、4

123.《“文字的基督”:福楼拜与卡夫卡》《法国研究》2009、4

124.《中国的西方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演变》《湘潭大学学报》2009、4

125.《西方文学经典并非中国的西方文学经典》《社会科学报》2009、8、6

126.《别有“洞”天——卡夫卡<地洞>解析》《名作欣赏》2009、11

127.《卡夫卡中短篇小说中的动物形象探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4

128.《启蒙·同化·自由——卡夫卡<写给科学院的报告>解析》《外国文学评论》2010、1

129.《卡夫卡与疾病》《外国文学》2010、6

130.《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2

131.《后现代主义之后西方文学》《山西师范大学》2010、3

132.《海边的卡夫卡与布拉格的卡夫卡》《名作欣赏》2010、3

133.《谁掉到了井里?》《中国图书评论》2010、5

134.《卡夫卡:形象旅行》《中国图书评论》2010、6

135.《业余作家卡夫卡的启示》《中国图书评论》2010、9

136.《中国的西方文学经典》《燕赵学术》2010年春之卷

137.《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之生成与演变》《汉语言文学》2010、1

138.《冬天里迈出的第一个舞步——论卡夫卡的〈一次战斗纪实〉》《国外文学》2010、3

139.《“失踪的人”与人的失踪》《名作欣赏》2010、11

140.《21世纪西方文学走向及其特征》《广东社会科学》2011、1

141.《理论之后与理论转向》《中国图书评论》2011、2

142.《卡夫卡的眼睛》《读书》2011、5

143.《卡夫卡与后现代写作》《山东社会科学》2011、4

144.《作为画家的卡夫卡》《中国图书评论》2011、6

145.《1966年版的卡夫卡》《读书》2011、8

146.《作为商业符号的卡夫卡》《中国图书评论》2011、12

147.《卡夫卡与古希腊文化》《东方论坛》2012、3

148.《新中国60年卡夫卡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2、4

149.《卡夫卡与机器时代——<在流放地>解析》《国外文学》2012、3

150.《筷子头上的政治学》《中国图书评论》2012、9

151.《比较文学的立场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6

152.《卡夫卡究竟是哪国作家》《博览群书》2012、12

153.《<红楼梦>与后现写作》《红楼梦学刊》2013、2

154.《走向“后诺奖”时代——也从莫言获奖说起》《广东社会科学》2013、2

155.《卡夫卡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与启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2

156.《“幽灵批评”与批评的“幽灵”》《中国图书评论》2013、7

157.《歌德与卡夫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6

158.《机器与“暴力”——论卡夫卡<在流放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6

159.《21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广东社会科学》2014、2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