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申请制应避免闯入“新瓶装旧酒”的怪圈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研招资讯 >> 博士申请制应避免闯入“新瓶装旧酒”的怪圈

博士申请制应避免闯入“新瓶装旧酒”的怪圈

考研时间: 2011-08-2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北京大学将对2012年的博士生招生进行改革,部分院系不再通过学校组织的统考选拔博士生,而是实行“申请制”,即院系对递交入学申请的学生进行筛选,合格者接受能力测试。据介绍,此举意在选拔出科研能力强而不是应试能力强的博士生。

北京大学试行的博士生入学申请制,与近几年国内博士招生新时尚相吻合。2009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纷纷试行博士入学申请制,且不论效果如何,此举开启了博士生入学考试制度崭新的一页。之所以要改革,就是因为在传统的博士招生选拔方式中,“考试”的话语权太强了,而“科研能力”的话语权太弱了。选拔机制过于偏爱应试型考生,而让科研能力强的非应试型考生空有一身“武艺”,却无从施展。这就有失偏颇,也难以选拔出更多创新人才。于是,我们时常能见到一些博导所招收的博士缺乏创新能力,所发论文数量极少甚至为零,有悖博士生头衔。

北京大学试行博士申请制令人叫好,其“免初试”之举更是国内首家,只是是会否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则有待时日考证。

事实上,近几年才开始初现端倪的博士入学申请制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别是“新瓶装旧酒”现象比较突出。所谓新瓶装旧酒,就是换了个包装,看起来光鲜亮丽大变身,跟以前不同,但实际上没有变,里边的内容跟原来完全一样。某高校试行博士入学申请制,规定申请人必须毕业于有研究生院的高校,这无可厚非。令人感到愤慨的是,其中一些博士点在招生过程中仍然在逆改革之风,大搞“学术腐败”和“形式主义”,令申请人大呼上当,再次污染了圣洁的学术圣殿。

有的导师人品还算比较好,直接告知申请人:“博士指标已经内定,校内考生还录不完,你就不要来了!”如此,也算为申请人节约了机会成本。有的申请人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录取考生的好几倍,并且大多数论文不仅没有花费版面费,还赚取了稿费,却被拒之门外,这就与博士申请制的试行初衷大相庭径了。主考小组仅一句不适合,就叫创新“潜力股”的深造理想告吹。还有个文科类申请人拿着自己硕士毕业时制作的PPT去面试,居然被有的考官当场批示:“你这样的论文,都不应该毕业!”事实上,该申请人的毕业论文,先后分割成5篇论文发表,或者核心,或者普刊,每一篇都没有花版面费。

照理说,试行博士申请制要充分重视申请人的科研能力,而事实上,有关招生部门和博士生导师只是在原有机制的圈子里转悠,把申请人权力、人脉、出身等放在首位,完全无视其科研能力,成就了一个个可悲的事实。而我们的监督部门,这时候似乎完全机关化了,在该维护新机制的时候不给力。因此,透过表面现象我们看到更多的只是“新瓶装旧酒”。

博士申请制试行阶段,难免要产生一些“制度性不适”,难免有一些改革的阻力,这是任何改革都要面对的。其实,申请制真正实施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监督得力,整个申请审核过程严格遵循“科研能力”为录取首要标准,就不至于走到“新瓶装旧酒”的路子上去装模作样。博士申请制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借鉴发达国家的“入学申请制”,更关系到保障、提升博士质量和国家科技发展,决不能由少数“学术腐败分子”说了算,被他们牵着鼻子在原地打圈圈。否则,所有“博士申请制”的初衷都将成泡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