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心理学:“学习理论构建”的那点事儿(上)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专业课复习 >> 心理学 >> 2016考研心理学:“学习理论构建”的那点事儿(上)

2016考研心理学:“学习理论构建”的那点事儿(上)

考研时间: 2015-04-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春暖花开正是备考的黄金时期,2016考研的小伙伴们是不是也感受到这暖暖的春意,心中理想的种子茁壮成长了呢?对于报考2016考研心理学的考生来说,由于该专业公共课分数线较其他科目来说较低,所以考生们在完成公共课备考的同时,专业课的备考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决定着能否进入理想院校的大门。今天都教授带各位考生来学习一下教育心理学部分“学习的构建理论”这一重要知识点。

学习的构建理论(上)

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1.思想渊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吸收了布鲁纳、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的思想,以及认知信息加工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学习理论派别。

2.理论取向:

A.激进构建主义。以皮亚杰思想为基础,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斯特菲为代表。世界的本来面目我们是无法知道的,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的经验。

B.社会构建主义。以维果茨基理论为基础,鲍尔斯费尔德和库伯为代表。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构建起来的,又在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一致,尽管永远无法达到一致。

C.社会文化取向。也受到维果茨基的影响,但与社会构建主义不同的是,该取向强调文化、时代、背景因素,提倡师徒制教学。

D.信息加工建构主义。也被称为“温和构建主义”,以斯皮罗等人的认知灵活性理论为代表。完全接受“知识是由个体构建而成的”观点,但不接受“知识仅是对检验世界的适应”的原则。

基本观点

1.知识观:

A.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B.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造;

C.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D.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知识是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构建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A.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构建知识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理解。

B.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需要通过学习与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C.情境性:知识是不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

3.教学观:

A.教学不能无视背景经验,而要以其基础和起点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B.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彼此做出某些调整。

通过都教授今天的带来的有关“学习的构建理论”这一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各位考生是否都能够游刃有余的应答了呢?希望大家都能看遍漫漫研路上美景,向着梦想不断进军。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佳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