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2011考研政治大纲变动说明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试大纲 >> 考研政治大纲 >> 名师解读:2011考研政治大纲变动说明

名师解读:2011考研政治大纲变动说明

考研时间: 2010-09-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今年的考纲是最稳定的一年。在去年总共563个考点中,变化如下:

一、 内容依旧,仅做标题文字表述调整的有13处分别是:

1. 马基第七章第二节

考点:“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改为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2. 马基第八章第二节

考点:“’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改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3.毛中特第七章第三节

考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改为“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毛中特第十提四章第二节

考点:“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改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5. 史纲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标题: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改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

6.史纲 第六章第三节

第三节标题:“国民党正面战场”改为“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7.史纲第七章第二节标题:“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改为“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8.第二章第三节

考点:“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改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9.第五章第一节

考点:“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征”改为“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其特点”。

10.第六章第一节

考点:“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规范”改为“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11.第六章第三节

考点:“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改为“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12.第七章第一节

考点:“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改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13.第八章第一节

考点:“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改为“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二、 将原有内容提升到考点的一处

1.第六章第二节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新增加,位置在“西安事变”之后。

三、 删除两处,分别是:

1. 马基 第七章第二节考点:“社会主义的改革” 。

2. 马基 第七章第三节 考点:“改善党的领导” 。

四、 增加的考点有两个:

1. 马基 第三章第二节

考点:“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 改为“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

2. 思法 第七章第二节

考点:“社会主义民族法治观念”。

五、 其中马原的“成功与失败”,是对去年考题的追认。思法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是将本科教材的内容补入。具体内容为:本知识点可以考查记忆型多选题。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4个考点无任何变化。

六、 对考点新增文字的补充

(一)马基第三章 第二节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考点补充文字

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提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江泽民进一步提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的分类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标志。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行真正的民主法治,才能建立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强保证。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不可能建设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又领导人民通过各级国家机关执行和实施宪法和法律。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

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只有人民掌握国家政权,才能将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作为制定社会主义法律的出发点与归宿,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社会主义民主只有制度化、法律化,才能持续、稳定、有序地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才有切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七、 补充习题

1.人类历史上存在的民主形态有()

A。原始社会民主 B。封建社会民主

C。资本主义社会民主 D。奴隶社会民主

答案:CD

解析:人类社会历史上存在的民主形态有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奴隶社会民主。没有封建社会的民主,因为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阶级和国家,也就没有民主。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是()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B。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C.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D.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答案:AB

解析:仔细审题。本题是问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关系,选项ABCD本身都正确,但是只有AB项是讲二者关系,而CD不是讲二者关系。

3.人类历史上最高形式的民主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B。封建社会的民主

C。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

D。共产主义社会的民主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选项A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其不能和社会主义的民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选项B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民主制度可言。选项D,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就消失,自然民主也就不存在。这个从民主的概念就可见。所谓民主,起源于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两词合成,意为“人民的政权”,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也就没有民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