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保研:沉甸甸的收获,践行读研的价值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我的考研 >> 备考指导 >> 本校保研:沉甸甸的收获,践行读研的价值

本校保研:沉甸甸的收获,践行读研的价值

考研时间: 2010-07-0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2009年10月17日,保送本校研究生的名单终于公布,我如愿以偿,榜上有名。面对如此戏谑,我一笑而过。有人说,你能够保送读研究生真是可喜可贺!也有人说,你应该再“拼死一博”,保送更好的学校,才算完满。回望我的保研之路,沉甸甸的收获让我坚信选择保送本校的正确性,同时也让我有充足的理由证明:保送本校研究生并不一定是看上去的那样轻松甚至“堕落”如“猪的生活”。倘若你目标明确,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蹉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无论是保送本校还是保送外校,都会是一场极具价值的人生经历,甚至可以改变将来的生活轨迹。

入学伊始,诞生“保研”念头

保研决不是“临时抱佛脚”,更不是闯大运似的“瞎猫碰死耗子”。人生需要规划,机会永远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每一阶段人生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精密的筹划。想要保研,必须要做个有心人。

读研究生一直是我的一大人生目标。大一刚来时在跟师姐的交谈中我第一次听说居然有可以不用经过痛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保送读研究生的“美事”!初来乍到,“保研”的念头便已扎根在心中。师姐说,虽然保研有很多途径,但好的成绩仍然是保研最有利的前提。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高中学习的余温还没有褪去,我又将饱满的热情投向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上自习是每日的必修课,安静的环境利于思考。专业课,精进!其他必修课,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势政策等等,但凡与总成绩有关的课程,一概不可等闲视之。挂科了?那保研就彻底没戏了!当然我没有选择当一个彻头彻尾的“书呆子”,毕竟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只要计划得当,目标明确,你完全可是像“八爪鱼”一样生活。学习、实践、恋爱、校园活动……一样都不能少!不要以为除了学习做任何事情都是浪费时间,享受生活的同时,各项元素也会良性的互相促进。同时,全面发展之于保研成功也是一个潜在的因素。

勤勉是我的座佑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年来,我先后获得了一个年度的一等奖学金,两个年度的二等奖学金。三年总成绩排名和专业课排名都是全系第四。这个成绩看似优秀,实则比较尴尬,对我下一步的目标决策也产生了重大影,不过是福不是祸,摆正心态,条条大道通罗马。

成绩方面更要做个有心人。在大多数学校,想要保研,还是主要看三年的总成绩与专业课成绩排名。因此,每一学年,我都偷偷统计下各位同学成绩的具体情况。第三学年,在学校发表成绩排名之前,系内各位同学的成绩情况早已尽在我的掌控了。这样既避免了保研战役正式打响前的慌乱,也为下一步对保研具体考查内容的准备留下了更多的时间。

保研“拦路虎”,各各击破

保研战斗正式打响之前,目标与心态的问题需要梳理透彻,这样才能确保胜利的万无一失。

如何选择是保送本校还是保送外校?各个学校的政策不同。有的学校实行保送本校和保送外校可同时进行的“双轨制”,如果有时间差,成功的机率会更大一些。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实行保送本校和保送外校不可兼得的“二选一”政策,如此,是保送本校还是保校外校,成了有保送资格的同学首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我就读的学校采用的是“二选一”的保送政策。

保送本校,还是保送外校,是成绩、心态以及具体政策等的多方面博弈。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有的学校对保送本校与保送外校同学的成绩和名次有严格要求,有的则没有。对于后者,如果有的同学真的只想保送外校,不妨不要顾及成绩而“放手一博”。成绩的影响虽然很大,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如果你准备充分,还是有成功几率的。笔者有位同学的成绩在有保研资格的同学中排名最末,但最终也成功保送山东大学。所以,千万不要放弃理想与希望。

由于我的成绩高不成低不就,选择保送本校的机率更大一些,这使我的保研态度趋于保守。依据政策调整策略是必要的。2009年7月到9月,各校的招生简章悉数出炉,各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减少了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人数。“缩招”如当头一棒打在了所有保研人的头上,也使2009年的保研“战役”显得更加艰难。当机立断,我选择了保送本校。

选择保送本校,跟保送外校相比相对轻松不少。但是,选择保送本校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吗?答案是否定的。“缩招”政策出台,保送本校的研究生名额也十分紧张,即使想要保送本校研究生也有被PK掉的危险,竞争无处不在,还是不要松懈为好!松懈是魔鬼,虽然老师会对本校的弟子们网开一面,但是态度不够认真,最终表现不好,没有保送成功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我的一位同学成绩名列前茅,但由于平时学习不够认真,保送本校虽然成功但并没有能够报读心仪的专业,最终只能调剂到其他专业。

选择保送本校的意义何在?如果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免试录取研究生的资格,这种想法就太狭隘了。如果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努力过程当成是将来研究生生涯的前奏,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充分利用本校的学术资源,将保研的过程视为“充电”的过程,这样更能践行读研的价值。此外,本校的优势专业和知名导师也是各路保研人的“必争之地”。有竞争就会有压力,能够成功地博得老师的好感,顺利攻读心仪的专业,应是保送本校的学生前进的动力与方向。作为本校的学生,找到老师的联系方式并非难事,千万不要怕被拒绝,抢占先机。第一时间主动联系老师,诚挚地表达出希望读他研究生的意愿,基本上每个老师都不会拒绝本校的学生。但是一些业界知名的导师通常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这就更需要保研人用实力去“征服”老师。平时与老师经常保持联络,了解老师的治学领域,多阅读老师的著作以及他感兴趣的书籍,虚心求教,丰富自己的学术素养,这样才有竞争力,也会为以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保送本校的同学博得了老师的信赖,提前在老师那里求取了今后读研的“真经”,甚至可以提前参与未来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项目,这样先行一步,受益匪浅。按照以上的方式,我成功地联系了我的老师,并提前获得了许多必要的知识与信息,为我的成功保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我的知识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保研战斗中,信息就是生命。多沟通,勤交流,不要害怕被拒绝,保持谦逊的态度,并要善于利用老师、师兄师姐、书籍,网络等资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保送的学校的各种相关信息与政策一定要了若指掌。学校研究生招生办的网站最好每天都要浏览。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当保研战斗正式打响,各种具体问题随之而来。保送研究生具体的考核内容是什么?要怎么样准备?应该看什么样的资料?怎样能打动老师的心?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准备时间只有两三个月,紧迫啊!

冷静淡定是此时最需要的品质。不懂就要问,沟通消除对未知的恐慌。要获得充足的信息一定要“广撒网,多捕鱼”。于是我又开始“纠缠”各位成功保研的师兄师姐,听听他们的经验;多看专业的考研类杂志,去网上去寻找更多的信息,百度、谷歌、保研论坛以及各大考研论坛的保研专题,每日必须关注。

保送研究生具体要考查什么?这个问题最为关键。老师的意见很中肯,他说:“保研面试时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本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思维深度以及踏实的治学态度。换句话说,要看这个学生有没有发展潜力。”

应该看什么资料?怎么准备?最好上网找一下去年本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的参考书目,认真看,细细读,搞清楚每一个概念,并没有必要“走偏门”,基础知识也很重要,像老师说,他每年面试都要问一个问题,报刊的四种理论是什么?非常基本的新闻学知识,但是经常有人答不上来。同时知识需要扩展,本专业的核心期刊,专业学术网站,都要经常浏览,没必要挖的太深,目的是要有开阔的知识眼界。

还有一个关键词——学习方法!读书最好读两遍,第一遍通览,第二遍细读,扎实基本功,将重要知识总结出条目,把知识总结成专题。设置问题有利于思考。同时需要劳逸结合,温故知新。

将近100天的时间,早七晚十,泡自习室,我周游在各种书籍之间。有时我也会有心态上的不平稳,这时,我就会找好朋友聊聊天,排解心中的压力。

保研的考查内容各校不同,但专业知识面试和英语口语面试是必备的两项。英语是最不能忽视的,为此我还专门报了个英语班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

2009年10月17日,保研面试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怀揣着几个月知识的沉淀,面带微笑,我走入了面试的房间。熟悉的老师,不同的气氛。专业面试的问题的确应了老师的话,第一个问题: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报刊的四种理论。英语口语问题:你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谁?说明理由。我对答如流,看到老师们脸上的微笑,我知道成功近在咫尺。

经过一段时间的焦急等待,面试结果终于公布了:我成功被保送本校。

走出面试大楼的那一刻,我的心情轻松而又饱满,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保研的过程让我不仅收获了当下的成功,并且使我将三年学来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内化为我的素养,更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得益于经常与老师的沟通联系,我和老师之间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师生关系。保研的过程让人成长,培养了更为淡定、更为踏实的成熟性格以及独立的办事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