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全面解析: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 招考资讯 >>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全面解析: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全面解析: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考研时间: 2016-01-0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瞄准海洋生态环境演变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大需求,基础研究主攻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环境演变的影响,应用研究注重海洋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关键技术。实验室通过承担重大项目凝聚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做出高水平成果;通过国际合作等措施,提升技术开发能力和培养年轻人才;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洋化学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利用的中心。

实验室诞生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系,与之共同发展已半个世纪。海洋化学学科目前是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分别于1982、1986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重要的从本科到博士多层次的海洋化学人才培养基地。1993年底获准建设全国唯一的海洋科学理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化学点),2001年底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被批准进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本实验室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依托单位,实验室现有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点,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八个硕士点,五十多年来,先后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海洋科学学科第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经等为代表的一批海洋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我国海洋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的综合优势。

实验室拥有独立的、设施优良的研究实验及办公大楼,总面积4000 余m2。具有的实验室平台有:海洋物理化学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青岛市政府共建实验室、海洋精细化工实验室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海洋污染生态化学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海洋界面化学实验室、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及与之相配套的公共仪器室。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6人,其中研究人员55人,工程/实验技术人员6人。实验室研究人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9人。目前已经建立起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且具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团队。

目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四个:方向一: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方向二:有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包括生源要素循环、河口与边缘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有机碳循环三个研究重点。方向三:海水综合利用技术。方向四: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

在基础研究方面,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团队支持;在工程技术研发方面,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010-2014年间实验室成员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30 余项,到账总经费14114余万元。其中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负责人主持973项目1项,973课题3项,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基金委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3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项,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1 项等。科研成果水平有明显提高。年平均发表SCI/EI论文80篇左右,其中高水平论文(JCR SCI 1区、2区)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累计发表SCI 1区、2区论文46篇,占全年SCI/EI论文的47%。2014年授权专利13项。

科研平台建设投入增加,收效明显。2010-2014年投入3704万元,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尤其是单体分子同位素测定质谱仪等大型仪器为基础研究进入国际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功能材料中试实验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工程技术研发提供了平台保障。

国际合作与交流进展顺利,成为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重要中心之一。通过111创新引智项目和实验室开放交流基金,吸引国际一流科学家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学术报告、英文授课,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了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考研院校选择,其难度不亚于高考,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考研是否能够成功!所以,方向很重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