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走过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 考研时讯 >> 2015年走过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2015年走过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考研时间: 2016-01-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完善,2015年对于研招研考来说,既有相见如故的第一次,也有难说再见的最后一次。下面让我们回顾2015年研招研考的难忘瞬间,致我们一起走过的这一年。

招生:推免生不分学硕专硕,不设留校限额

教育部规定,从2015年起,研招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也就是说,推免生可以自主决定是报考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而不再设置留校限额则进一步保证了推免生的自主选择权。推免生将不再被推荐学校以任何限制条件强迫留下。报考本校还是外校,是走是留,考生说了算。

在大多数人眼里,只要获得推免资格,就不用再挤全国统考的独木桥,只要通过目标院校的面试,就可以轻松踏进研究生的门槛。实则不然,且不说推免生参加目标院校面试不一定能通过,即使通过目标院校面试后,也可能因为条条框框的限制,争取不到本校推免资格,最终和推免失之交臂。

推免分为内推(推免到本校)和外推(推免到其他学校)两种方式。对招生单位来说,希望通过这条捷径招到更多优质生源。即使招不到,也要保证自身的优质生源不流失,这就有了留校限额的规定通过限定名额或限定成绩来限制学生外推,从而留在自己学校读研。这看似是一种良策,但长此以往,会造成近亲繁殖和教育资源流失。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立勇认为,能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希望找到一块真正的用武之地。之前的留校限额或者学硕专硕之分,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他们的选择。不再设留校限额让学生争取到推免资格后,可以校比三家,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多次平行报考多个招生单位及专业,想外推或内推都随自己的愿。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之后,推免生也不用再因为有些单位只招学硕推免生或只招专硕推免生,和自己期望不符而没有资格报名。针对推免生的这一招生改革,从入口给了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培养:医学类专业学位迎来大变革

2015年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改革,点击率最高的莫过于医学类专业硕士。

纵观教育部全年颁发的文件,从1月关于印发《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到5月关于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再到6月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和9月关于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国家针对医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在加大。

从2015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具有双重身份。2015年颁布的一系列文件,就是继续从培养、招生改革等多维度保障医教协同实施。

据了解,临床医学类专业硕士将推行分类考试。初试环节设临床医学综合能力(分中、西医两类)科目,着重考查临床医学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以适应选拔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的要求,体现临床医学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导向,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满分300分。

改革后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变化:一是全面加强对职业素质的考查,主要是对医德的考查;二是进一步强化临床技能考查,着重考查考生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基本诊断处理能力、合理选择临床技术能力等;三是进一步提高命题内容综合度,推进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专业技能考核的有机结合。改革后初试业务课试题将设置一定比例的内容,加强对考生人道主义精神、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考查。

北大医学部常务副院长段丽萍认为,相关招生单位要优化医学教育结构、服务医药卫生事业,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在招生考试时要进行分类考试选拨,根据背景、特长等筛选。初试内容要增加人文、素质的考察,强化复试的考核。同时,各招生单位要积极发挥作用,科学规划招生规模,明确分类考试职责,体现学校特色,构建健全的复试体系,建立有效的调剂信息,规范调剂行为。

考试:统考的第一次和联考的最后一次

在2015年12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和10月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中,分别有一个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在全国统考前,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特别提醒考生,除了要遵守《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外,还要注意《刑法修正案(九)》已于11月1日生效,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代考替考等4类行为将触犯《刑法》,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本次研考违法者将被追刑责属第一次。

考试前夕,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陆续在学校官网和官方微信号推出诚信应考的相关内容,提醒考生珍惜个人名誉,遵守考试纪律,遵守网报时签署的诚信考试承诺书,增强法制观念,远离考试作弊。考试当天,研考作弊已入刑,自作聪明毁一生的警示语也随处可见。在北京邮电大学考点门口,研考作弊入刑引起了考生对诚信的辩论。他们认为,科研来不得半点欺骗。没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就没办法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更何况如果考生一开始就投机取巧找捷径,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中只能处处碰壁,找不到出口。即使考生侥幸通过考试,也拿不到研究生毕业证是他们最终的结论。

2015年10月25日,是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的日子,北京9个考点、3万余名考生一起见证了这最后一次全国联考。从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组织这项考试以来,已经持续了17年。根据《关于2015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2015]20号)文件精神,从2016年起,国务院学位办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虽然2016年之后以什么考试形式出现目前尚无定论,但2015年是一种考试形式的终结。

2015年研招数据

1.硕士生招生考试

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227972人,较上一年减少3987人,下降1.7%。除推荐免试生外,有227356名考生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30个考点参加考试。北京应试考生91153人,比上一年减少8217人,降低8.3%。全市共设置57个考点,2808个考场。

在2015年北京硕士生招生录取工作中,除军队院校外,北京142个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招收硕士生80799人,比2014年增加5984人,增幅8.0%。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36143人,比2014年的33019人增加3124人。在录取的全部新生中,高等学校录取76641人(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7980人),占录取总数94.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748人,占0.9%;其他在京部属科研机构录取3011人,占3.7%。

2.博士生招生考试

今年北京共有80家招生单位(不含解放军在京单位)招收博士生,报名考生共计62100人,比上一年增加232人,提高0.4%,招生专业覆盖全部十三个学科门类和三个专业学位领域。北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不含解放军在京单位)共招收博士生22035人,比上一年增加418人,增长1.9%。

在录取的博士生中,春季招收1952人,占8.9%;秋季招收20083人,占91.1%。高等学校录取20284人(含中国科学院大学),占9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445人,占2.0%;其他科研机构录取1095人,占5.0%;党校系统录取211人,占1.0%。

3.同等学力全国统考

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北京市报名考生27283人,比上一年增加1208人,增幅4.6%,共报考42845科次,比上一年增加3272科次,增幅8.3%。全市共设8个考点,732个考场。

4.专业学位全国联考

北京共有30378人报考此次考试,比上一年增加6165人,增幅25%,报考36439科次,比上一年增加6400科次,增幅21.3%。全市共设9个考点,1028个考场。新增北京化工大学考点,考场数比去年增加209个。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