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调查:大学毕业后,毕业生都去了哪?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资源共享 >> 研究生就业 >> 数据调查:大学毕业后,毕业生都去了哪?

数据调查:大学毕业后,毕业生都去了哪?

考研时间: 2016-05-1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到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去闯荡、去打拼,是很多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的梦想,即使是高房价、高消费、交通拥堵以及远离亲人,也都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因为在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集聚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的最好的企业,这里有更多的、相对公平的就业机会,以及最好的生活和娱乐水平。

上图为被调查在不同城市就业的2015届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

大学毕业后,对于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当工作、事业稳定,开始站稳脚跟后,他们就开始考虑希望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数据显示,2016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的房价同比上涨惊人,买房一族的生活成本可谓堪忧。

根据一些列的调查数据显示,90后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2015届毕业生对就业于北上广深等传统四大一线城市的期望值开始明显减弱。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虽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就业季里的首要热门选择,但是也有调查数据进一步证实,这几个超大型的城市对毕业生吸引力正在降低。在如今90后已开始成为毕业生主体的新形势下,他们在选择就业和创业的城市时,所持的标准及态度,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细微的变化。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线城市人口趋于饱和状态,一线城市开始逐步控制外来人口的流入,收紧城市人口的扩张,加之在一线城市生活的成本过高、居住压力大、环境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传统的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再那么强烈,并正在逐步减弱。而随着新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和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多元、就业选择也更趋于理性的变化,北上广深对90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重心逐渐向二三线城市倾斜。

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2010年2014年5届毕业生的研究调查数据发现,北上广深对大学生,特别是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吸引力下降。2010届毕业生中有22%的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在北上广深就业,但这个比例至2014届时已下降到16%。

据调查数据分析,对2014届毕业的大学生去向的城市类型来看,在半年后有18%的选择直辖市就业,28%在副省级城市就业,而选择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的达到54%。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区域经济开始趋向于均衡发展,北上广深等传统一线城市很多领域的人才已趋于饱和,发展空间和潜力上升不大。而随着交通、网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二三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得到凸显,甚至不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差多少。所以,现在也有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在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工作。

同时,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里的一些大企业看中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也逐渐将其业务扩展到二三线城市,使其成为新的人才争夺阵地。例如,北京本土某家成长起来的建筑企业,就由于其在周边省市地区业务拓展的需要,把校园招聘的重点区域逐渐转为天津和河北地区,而在如今京津冀战略一体化大发展的环境背景下,这一区域这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增加。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