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考研教育重点复习:中国教育史(1) 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专业课复习 >> 教育学 >> 16年考研教育重点复习:中国教育史(1)

16年考研教育重点复习:中国教育史(1)

考研时间: 2016-08-2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今天小编为大家梳理了教育学考研的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考点冲刺,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记忆这些考点,具体内容如下: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②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①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

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

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