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剩余价值论真题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公共课复习 >> 考研政治 >> 2017考研政治剩余价值论真题

2017考研政治剩余价值论真题

考研时间: 2016-11-2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剩余价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这说明资本家购买的是

A.工人的劳动

B.工人的人身自由

C.工人的劳动能力

D.工人的消费能力

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重要的特点是

A.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B.随着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C.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价值是借助于

A.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B.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具体劳动再创造出来而增值

D.抽象劳动再创造出来而增值

4.货币所有者只有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这是因为

A.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必须得到实物的替换

C.劳动力商品是资本的本质

D.劳动力商品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5.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由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决定

D.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6.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A.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B.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C.凭借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D.使社会两极分化

7.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

A.完全占有

B.人身依附

C.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

D.私人占有

8.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在增值过程,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雇佣工人

A.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B.转移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C.创造使用价值的时间

D.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9.在英国,从14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这段时期,政府层级颁布过各种劳工法令,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叶,资本家依然强迫工人每日劳动12、14、16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达到18个小时以上。通过这种方式资本家获得的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垄断剩余价值

10.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A.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B.雇佣劳动者的必要劳动

C.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

D.雇佣劳动者的抽象劳动

11.在日本富士山附近的一片松林中,是一片黄色建筑物。在工厂里,自动机械加工中心,机器人,自动运输小车,白天和夜里都是在无人看管情况下进行生产的。自动加工中心正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加工;自动运输车从一个装置旁边移动到另一个装置旁边,运送材料,搬运机器零件;自动装置在仓库周围悄悄地移动,机器人在进行产品检查包装。在1.6万平方米的场地上,一切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按程序控制的。这个工厂又1010台带有视觉的机器人,它们与数控机床、自动运输小车共同工作。白天工厂内有19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室内从事作业,夜里只有两名监视员。类似这样的无人工厂,虽然没有多少工人进行直接的劳动,但是资本家的利润却在迅速增加。在当代资本主义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源泉是

A.自动化的机器设备

B.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C.科学技术的创新

D.生产技术的垄断

12.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预付资本的价值增值程度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值程度

D.不变资本的价值增值程度

13.马克思说: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本身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资本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

A.采取了货币的形式

B.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C.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可以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

14.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B.资本不同部分在周转中的不同方式

C.资本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

D.资本投入部门的不同

15.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各个资本家普遍延长雇佣工人工作日的结果

B.各个资本家普遍提高雇佣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C.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6.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主观动机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17.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积累是指

A.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货币的资本化

C.资本集中

D.商品的资本化

18.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19.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过程中要在不同阶段依次执行不同的职能。其中执行货币资本职能的是

A.贮藏阶段

B.生产阶段

C.购买阶段

D.售卖阶段

20.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周转的利润是15万元,剩余价值率是75%,则资本的有机构成是

A.2:1

B.3:1

C.4:1

D.5:1

21.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每次投资的剩余价值率为125%,该资本家每次投资的利润为

A.20万元

B.25万元

C.30万元

D.35万元

22.资本价值构成是指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

D.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

23.超额利润的形成是

A.商品价值高于生产成本的差额

B.生产价格高于商品价值的差额

C.平均利润高于剩余价值的差额

D.社会生产价格高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24.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成本价格的形成

B.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价值的形成

D.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坠落的积累。这句话揭示的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A.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C. 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

D.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

26.马克思指出: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虑,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这句话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B.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7.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价值如何增值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工人劳动一段时间后,资本家会支付给工人一定数量的工资。表面看来,工人好像是出卖劳动,工资是劳动的报酬。然而,马克思并没有被这一假象所迷惑,他始终强调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劳动的价值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劳动的价格

29.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这是因为这种形式模糊了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界限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界限

C.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界限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

30.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贫困问题持续加剧。美国人口统计局2012年9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的贫困率为1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有4620万。约有1800万个家庭吃不饱饭,其中680多万个家庭在一年中会有几个月的时间担心没有足够的钱购买食品。在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国出现这种贫困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的基本矛盾,即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31.2014年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削减最后的购债规模150亿美元并从11月起结束QE3。折意味着从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长达6年的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宣告结束,单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警告称,若全球再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则仍有可能从西方国家而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A.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生产相对过剩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生产相对过剩

B.工人失业

C.经济萧条

D.物价上涨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劳动力商品

A.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B.其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C.其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D.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资本主义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是

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B.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C.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D.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所有权出发去把握和理解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B.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C.单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包括

A.创造出使用价值

B.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创造出劳动力价值

D.实现价值增值

5.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

B.转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C.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6.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

A.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B.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

C.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D.唯一源泉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7.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B.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

C.这种划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D.剩余价值全部都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A. 二者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

B. 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C.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D. 二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各个阶段上起的作用不同

9.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

A.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增加

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剩余劳动时间缩短

10.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积累是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C.资本主义社会事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D.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降低趋势的根本原因

1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D.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12.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B.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C.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D.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3.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货币资本

B.商业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14.产业资本循环不断进行的基本前提条件是

A.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B.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C.商品资本循环顺利进行

D.生产资本循环顺利进行

15.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下关于资本周转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

B.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

D.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能够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16.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

A.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B.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C.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D.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17.关于资本主义工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工资的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B.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

D.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18.下列现象中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实质或程度的有

A.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剩余价值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D.资本家与工人形式上的自由、平等的关系

19.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和联系是

A.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全部垫付资本的增值程度

C.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的变动与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

20.金融专家指出,继各种各样经济泡沫一个一个破裂,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恐慌正形成。更为令人预感不祥的是,这一次的大恐慌较前几次无论在范围上和程度上都更为广大和沉重。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世界范围内的第七度经济危机是否正在酝酿中?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可知

A.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经济危机抽象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C.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

2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先后发生多次经济危机,除1990年的日本房地产泡沫,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还包括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这些震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一直没有停止。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

A.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2.2015年1月22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自2015年3月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的政府与私营部门债券,以应对区域内持续的通缩压力,促进经济复苏。这是欧洲央行首次实施通过购买政府债券释放流动性的量化宽松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日本等国中央银行先后通过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如今欧洲央行也加入这一放水行列,可见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破坏性之大、影响之深。以下关于经济危机说法正确的有

A.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B.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提高复习的效率。小编为广大学子整理了考研技巧考试大纲,更有历年真题提供测试等等。针对每一个科目进行深度的探讨和技巧挖掘。欢迎各位考研的同学进行了解和资讯。考研的痛苦是难免的,不要丧失信心,坚信苦尽甘来。查字典考研网预祝各位学子取得成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