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答案分析之解放战争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公共课复习 >> 考研政治 >> 2017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答案分析之解放战争

2017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答案分析之解放战争

考研时间: 2016-12-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解放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考点】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析】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故本题选择C。

2.【答案】B

【考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解析】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这一行动证明,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重庆谈判从8月20日到10月10日结束。谈判期间,毛泽东直接与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其焦点问题是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故本题选择B。

3.【答案】C

【考点】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解析】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这对解放战争时期,革命人民和军队战胜装备上强大的敌人,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1958年1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又发表了《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一文,指出: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从此,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成为中国人民在思想上、战略上藐视一切貌似强大的敌人的口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4.【答案】D

【考点】筹建新中国

【解析】1943年3月,在中国人民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报告,主要内容有:①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在国民党主力军队已经消灭的情况下,解决剩下的10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是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3种。②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采取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③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④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故本题选择D。

5.【答案】D

【考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解析】超纲题。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先后命令傅作义和阎锡山进攻解放区,前者迫近张家口,后者进攻上党地区,但均被人民军队击败。在本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提到了上党战役,故D项为正确答案。在回答本题时,应根据题干中限定的重庆谈判期间这一条件作答,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6.【答案】D

【考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解析】超纲题。赫尔利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的1944年9月以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身份来中国,不久接任美国驻华大使,调处国共关系。马歇尔是1945年12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马歇尔作为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驻华特使来中国的。故本题选择D。

7.【答案】B

【考点】筹建新中国

【解析】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报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告诫全党,必须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不要在这种攻击面前打败仗。全会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不给党的领导者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并列等有关规定。在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了北京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他把进北平比作进京赶考,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故本题选择B。

8.【答案】B

【考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解析】1947年7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上升为195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万人。这表明,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并没有在力量对比上占优势,国民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装备上都仍然占有明显的优势。毛泽东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数量与装备的对比上,而是从整个中国革命的发展,从人心向背等各个方面作综合的考察。故本题选择B。

9.【答案】A

【考点】筹建新中国

【解析】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指出,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故本题选择A。

10.【答案】A

【考点】筹建新中国

【解析】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新的国家政权即将诞生,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背景下召开的。本题四个选项都与这个时间段有关联。围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的报告,以往多注意他有关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等问题的论述。本题题干强调的是党的作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选项CD与此关系较远。而选择B一是过于笼统不够具体,二是受选项A制约。故本题选择A,这是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最直接的原因。

11.【答案】B

【考点】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解析】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经济工作中,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故本题选择B。A是1956年9月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C是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渡过困难时期,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八字方针;D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故ACD不符合题意。

12.【答案】B

【考点】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析】1946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是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重要内容,故C不选。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政策,故D不选。A选项是对土地改革的一般泛泛而谈,与题意不符,故不选。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DE

【考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解析】超纲题。蒋介石国民党破坏政协会议的事件有:较场口事件、反苏反共游行和沧白堂事件。首先,较场口惨案发生在1946年2月10日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较场口发动了目的为破坏政协决议、坚持独裁内战、践踏人民民主权利的一起残害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血案。其次,反苏反共游行是1946年2月因国民政府官员张莘夫接收抚顺煤矿时被苏联保护的东北民主联军杀害而导致的中国学生抗议苏联侵犯中国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最后,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为了促使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地进行,重庆各界组成了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从1月12日到27日由该协进会组织共召开了八次各界民众大会,大会从第四次起改在重庆沧白堂举行。1月16日到19日,当局连续派遣特务跟踪威胁到会的政协代表,并且扰乱会场,谩骂、殴打会议主持人、政协代表和到会群众,打伤政协代表郭沫若、张东荪等人,此即沧白堂事件。故本题选择BDE。

2.【答案】AE

【考点】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解析】超纲题。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的目标是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故本题选择AE。

3.【答案】BD

【考点】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解析】1947年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提出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的两条基本原则,即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不损害中农的利益,故BD正确。干扰项A是左倾错误观点,不是毛泽东观点。土地改革的目标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但不是从肉体上消灭地主,而是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地主分子结合起来,把地主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A为错误答案。

4.【答案】ABD

【考点】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解析】毛泽东在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党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所谓依靠贫农,是指土地改革所依靠的基本力量,只能和必须是占中国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贫农和雇农。土地改革的主要的和直接的任务,是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故A正确。所谓团结中农,是指必须容许一部分中农保有比较一般贫农所得土地的平均水平为高的土地量,故B正确。中国共产党赞成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迅速地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度,并非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土地改革的目的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即消灭封建地主阶级,而不是消灭地主个人。因此,对地主必须分给和农民同样的财产。此外,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耕者有其田,即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不改变土地的私有制度。变土地私有为国家所有,不是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内容。故本题选择ABD。

5.【答案】ABD

【考点】富农问题

【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富农是农民阶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比较有特点的阶层。富农一般自己参加劳动,同时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其对雇农的剥削很残酷,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对富农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将其与地主区别开来,有助于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争取其加入革命阵营或至少使其保持中立,不能过草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故本题选择ABD。C选项是对地主身份的界定,故不选。

6.【答案】ACD

【考点】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其形成原因在于:第一,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第二,国民党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第三,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经济遭遇深刻的危机。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使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失业人数陡增,工人和城市居民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同时,农村经济急剧衰退。广大农村饥民遍地,饿殍载道。故本题选择ACD。

7.【答案】AC

【考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首先,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这一行动证明,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其次,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会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五项协议。这些决议贯彻了和平民主原则,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确定了国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的政治制度。政协会议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的。再次,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最后,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C,BD不符合题意。

8.【答案】BCD

【考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解析】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首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同国民党当局认真协商,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五项协议。这些决议贯彻了和平民主原则,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确定了国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的政治制度。这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存在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保障。其次,政协的上述协议及其他协议,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它激起了亿万善良的中国人对于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热烈期望。故本题选择BCD。

以上是查字典考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答案解析之解放战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提高复习的效率。小编为广大学子整理了考研技巧考试大纲,更有历年真题提供测试等等。针对每一个科目进行深度的探讨和技巧挖掘。欢迎各位考研的同学进行了解和资讯。考研的痛苦是难免的,不要丧失信心,坚信苦尽甘来。查字典考研网预祝各位学子取得成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