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导师介绍:于红妍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导师介绍:于红妍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导师介绍:于红妍

考研时间: 2011-05-1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导师姓名 于红妍 导师性别 女

职务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体育系

所属学科 体育学

研究方向 体质健康监测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联系电话 62933241

电子邮箱 yuhongyan@sjtu.edu.cn

个人简介

于红妍,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从1996年开始本科学习至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期间,一直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是:有热情,有韧劲,注重积累,并在积累中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在研究方法上,擅长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方法相结合,开展应用性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体适能理论与方法研究(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人的科研能力进行总结。

一、留美学习经历。2008年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选派到美国进行专业学习的体育博士研究生。在美国期间主要是跟随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和两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导师Dr.Hermann.J.Engels教授和赖勤教授合作完成《美国中小学生体成分与平衡能力的控制与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该项研究成果于2009年10被美国西部运动生理学年会录用。)和《美国绝经妇女体温与睡眠质量关系研究》两项课题,同时在专业英语能力方面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为本人能够与国外学者进行学习和合作交流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二、掌握的研究方法:通过六年硕博期间科研方法的学习,已掌握了多导人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与分析、远红外高速三维运动技术解析、测力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在了高水平运动员和普通人的体适能以及运动技术的诊断与分析中。如,2008年对我国参加奥运会竞走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奥运科技攻关服务,该项研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的分课题1项,并于2010年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发表CSSCI论文三篇。目前结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加强了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三、2009-2011年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情况:

1.2010年上海哲社“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在研)

2.2011年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重点课题“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评价研究”负责人。(在研)

3.2010年上海体育局课题“学生体质健康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负责人。(在研)

4.2010年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大学生对体测认知态度及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在研)

四、科研成果的转化:2007年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新标准出台后,与北京“体之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研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软件,该软件已被全国多个省市的学校的学生体质测定所采用。2010年开始与深圳一家研发和生产远红外理疗产品的公司进行横项课题的研究。

五、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与国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学习。如参加2010、2011年亚太地区体育科学与健康学术会议;2010、2011年东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2010年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国际学术交流会(南京)、 2010年上海国际运动与健康高层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并做论文报告。

今后的研究将继续采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理论与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适能与大众群体的健康体适能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学习和研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