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介绍:曹墨菊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介绍:曹墨菊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介绍:曹墨菊

考研时间: 2012-07-1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曹墨菊 性别:女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硕导批准时间:2000 指导硕士生总数:21 已获硕士总数:11

博导批准时间:2006 指导博士生总数:2 已获博士总数:0

联系电话:13882433529 电子信箱:caomj@sicau.edu.cn

毕业学校:四川农业大学

职称:教授 最高学位:农学博士 所属学院:玉米所

导师类别:硕、博导

硕士专业:作物遗传育种

教学课程:《生物统计》《遗传学》《基因工程》

主要论著:

1. 卢艳丽,荣廷昭,曹墨菊.Analysis of DNA methylation in different maize tissues. JGG, 2008,35(1):41-48. 责任作者。

2. 许坷,曹墨菊,朱英国,潘光堂,荣廷昭.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48-2及其保持系线粒体差异蛋白分析.作物学报,2008,34(2):232-237。

3. 许珂,曹墨菊,朱英国,潘光堂,荣廷昭. 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特异片段的分离及鉴定.高技术通讯,2007,17(11):1180-1184。

4. 李式昭,曹墨菊, 荣廷昭,潘光堂,朱英国.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基因的SSR作图.高技术通讯,2007,17(8):869-873。责任作者。

5. 李式昭,曹墨菊, 荣廷昭,潘光堂,朱英国.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材料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7,40(5):361-364。责任作者。

6. 张琳碧,荣廷昭,潘光堂,朱英国,曹墨菊.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材料可育株花药与不育株花药的生化特性分析.核农学报,2007,21(3):221-223。责任作者。

7. 汪静,曹墨菊,朱英国,潘光堂,荣廷昭. 玉米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研究.遗传,2007,29(6):731-737。

8. 何涛均,汪静,吕本勇,曹墨菊.杂交玉米几个数量性状的胞质效应初探.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25(1):34-38。责任作者。

9.荣凤军,曹墨菊,唐祈林,荣廷昭.转Bt基因后代玉米新不育胞质A的遗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25(1):29-33。

10.汪静,荣廷昭,潘光堂,朱英国,曹墨菊. 植物线粒体遗传物质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关系的研究进展.玉米科学,2006,14(6):78-82。责任作者。

11.张颖,孙庆泉,刘玉贞,曹墨菊.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转基因受体系统建立的研究初报.玉米科学,2006,14(4):28-31。责任作者。

12.韩学莉,唐祈林,曹墨菊,荣廷昭. 用Stock6杂交诱导的单倍体鉴定方法初探.玉米科学,2006,14(1):64-66。

13.徐小逊,荣廷昭,曹墨菊.一个新的玉米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及其初步遗传分析.玉米科学,2006,14(1):55-58。

14.曹墨菊,荣廷昭,朱英国.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特异DNA片段的发现及差异展示.遗传,2005,27(5):747-752。

15.曹墨菊,荣廷昭,朱英国.玉米同核异质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mRNA多态性分析 .玉米科学,2005,13(3):3-5。

16.刘福霞,曹墨菊,荣廷昭.用微卫星标记定位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基因.遗传学报,2005,32(7):753-757。责任作者。

17.刘福霞,曹墨菊,荣廷昭.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基因的RAPD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 报, 2005,23(1):19-23。责任作者。

18.曹墨菊,张颖,刘玉贞,孙庆泉,荣廷昭.玉米幼胚培养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南农业学报,2005,18(5):647-652。

19.任勇,唐祈林,曹墨菊,荣廷昭.新选育饲草玉米品系饲用营养价值初步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4):444-447。

20.曹墨菊,荣廷昭,黄文超,朱英国.首例航天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株高生长分析.核农学报,2004,18(4):261-264.

21.韩兆雪,曹墨菊,朱桢,荣廷昭.DREb基因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验证.分子植物育种,2004,2(1):7-12.

22.George ML,Regalado E,Li W,Cao M,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sian maize inbred line by multiplelabortories. Theor Appl Genet,2004,109(1):80-91.

23.张丽,聂永心,曹墨菊 ,潘光堂,李晚忱.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主要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态性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分子植物育种,2003,1(5/6):621-627.

24.曹墨菊,荣廷昭,潘光堂.首例航天诱变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遗传学报,2003,30(9):817-822。

25.曹墨菊,荣廷昭.三个自选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小斑病C小种的接种鉴定.玉米科学,2002,10(3):11-12.

26.曹墨菊, 荣廷昭,唐祈林.栽培玉米与近缘野生材料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西南农业学报,2002,15(2):9-12.

27.曹墨菊,荣廷昭,胡长远.三个新选玉米雄性不育胞质花药败育的超微结构观察.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20(2):84-87.

28.荣廷昭,李晚忱,曹墨菊,胡长远.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分组鉴定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055-1059.

29.曹墨菊,荣廷昭.空间条件对玉米自交系S37诱变效应.中国农学通报,2001,(2):1-3.

30.曹墨菊,荣廷昭.玉米太空处理后代基因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比较.四川大学学报,2000(增刊):49-55.

31.曹墨菊,荣廷昭,潘光堂.卫星搭载获得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初步鉴定.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2):100-103.

32.曹墨菊,荣廷昭,潘光堂.空间条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00,16(2):14-16.

33. 曹墨菊,荣廷昭.多胞质、多核背景下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同功酶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8,16(4):407-412.

34. 曹墨菊,荣廷昭.玉米同核异质不育系与测验系杂交不同回交后代的育性观察.玉米科学,1998,6(4):1-5.

35. 曹墨菊,荣廷昭.玉米雄性不育系的质、核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7,15(4):440-444.

36. 曹墨菊,荣廷昭、高之仁.同核异质、同质异核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回交后代育性恢复的比较.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4):520-560.

科研项目及获奖(近五年):(专业、新品种)

一、获奖情况

1.“玉米新型雄性不育材料的创造、研究与应用”,200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第5完成人.

2.“川单11号、13号优化配套高产栽培模式及示范推广”,200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一等奖, 第4完成人.

3.“突破性玉米杂交种川单21的选育和应用”,200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7完成人.

4.“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4完成人。

二、科研项目

1.富含类胡萝卜素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与利用,四川省教育厅,主持(2008-2009年)。

2.玉米空间环境诱变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主持(2008-2010)。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