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建筑学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东南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建筑学

东南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建筑学

考研时间: 2016-05-3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学科简介

  创立于1927年的东南大学建筑学学科,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源起。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其发展持续引领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并具较大国际影响。目前,建筑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下设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科学等二级学科。该学科现为东南大学“985”和“211”重点建设学科以及江苏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是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历届主任挂靠单位。拥有院士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青1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59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以及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大GIS中心、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筑运算与应用等专业实验室。学科在传承东大历史的基础上,追踪前沿,交叉融合,开拓创新。除院士在国内城镇环境和建筑创作研究方面具有公认的学术引领地位,东大建筑学科的中青年学者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一体化、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建筑工业化、建筑运算与应用等专业方向成果卓著,在国际国内产生重要影响。

  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宽广的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二级学科的专业知识,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科学等学科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在全球化职业平台上开展并引领科研和工程设计的国际化建筑专业人才,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胜任建筑学及相关科研、设计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含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筑运算与应用四个专业方向)

  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

  (3)建筑技术科学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20篇,其中外文文献10篇,完成1篇中文综述。

  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

  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概念清晰、立论正确、考据充分、论述严谨,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清楚、注释标注等符合学术规范。

  论文学术水平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在本学科范围内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经导师签字后刊登在院系研究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或其它学术刊物上,考核合格后计1学分。

  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学分,完成全部培养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需提前前往研究生院办理论文盲审相关手续,抽检合格方能参加论文答辩。

  答辩由院系组织,在院系规定的统一时段内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包含一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校外专家。

  通过论文答辩后可提出学位申请,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授予学位。

  学科简介

  创立于1927年的东南大学建筑学学科,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源起。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其发展持续引领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并具较大国际影响。目前,建筑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下设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科学等二级学科。该学科现为东南大学“985”和“211”重点建设学科以及江苏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是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历届主任挂靠单位。拥有院士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青1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59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以及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大GIS中心、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筑运算与应用等专业实验室。学科在传承东大历史的基础上,追踪前沿,交叉融合,开拓创新。除院士在国内城镇环境和建筑创作研究方面具有公认的学术引领地位,东大建筑学科的中青年学者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一体化、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建筑工业化、建筑运算与应用等专业方向成果卓著,在国际国内产生重要影响。

  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宽广的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二级学科的专业知识,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科学等学科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在全球化职业平台上开展并引领科研和工程设计的国际化建筑专业人才,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胜任建筑学及相关科研、设计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含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筑运算与应用四个专业方向)

  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

  (3)建筑技术科学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位论文

  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20篇,其中外文文献10篇,完成1篇中文综述。

  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

  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概念清晰、立论正确、考据充分、论述严谨,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清楚、注释标注等符合学术规范。

  论文学术水平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在本学科范围内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经导师签字后刊登在院系研究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或其它学术刊物上,考核合格后计1学分。

  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学分,完成全部培养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需提前前往研究生院办理论文盲审相关手续,抽检合格方能参加论文答辩。

  答辩由院系组织,在院系规定的统一时段内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包含一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校外专家。

  通过论文答辩后可提出学位申请,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授予学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