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政治学理论专业介绍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2012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政治学理论专业介绍

2012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政治学理论专业介绍

考研时间: 2014-04-2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为了提高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专业基础厚、创新意识强、适用方面广、综合素质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胜任政治学理论研究、教学、宣传及党政管理工作。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系统掌握政治学理论专业知识和其它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广博和专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熟悉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

3、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政治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能力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活动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政治学原理

2、比较政治学

3、政治发展

三、学制

硕士生的学制为三年。原则上第一、二、三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五、四、六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实行中期考核筛选制度。硕士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按期毕业。

四、培养方式

1、导师个别重点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和调动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教学相长。

2、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把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研究生应博览群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认真学习基础理论和钻研原著,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

4、培养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严谨治学和勇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和能力,使研究生具有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5、严格考核,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实行学分制,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必修课一般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一般为考查课程。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4学分。

(一)必修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期

总学

时数

学分

主讲

教师

备注

公共

必修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72

4

2

外语(英)

1、2

200

8

黄河

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40

2

戚攻

4

政治学经

典著作选读

1

60

3

蒋英州

5

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2

60

3

钟宜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60

3

苏伟

7

中外政治思想史

2

60

3

蒋英州

8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3

60

3

谢来位

9

研究方向课

3

60

3

(二)选修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期

总学

时数

学分

主讲

教师

备注

10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3

40

2

胡大牛

11

公共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3

40

2

谢来位

12

公共政策研究

3

40

2

刘昌雄

13

国际共运史

3

40

2

罗尚义

14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3

40

2

杨杰

跨学

科选

修课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课及其他课程

3

60

3

开设3门课程,每门20学时

(三)必修环节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期

总学

时数

学分

主讲

教师

备注

16

社会实践

4或5

20

1

17

学位论文写作调查

4、5

2

18

学位论文

19

补修本科课程

政治学原理

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

西方政府制度(或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

1

行政管理学

1

说明:

1、外语应达到的要求是: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具有基本的听说能力。

2、导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文献资料,能写出专题报告或文献综述。

3、专业选修课开设2—3门;跨学科选修课开设3门。

4、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考前非本专业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大学本科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补修课程不少于三门(在指定的补修课程中选,参考书目根据补修课程自定),经考核(读书笔记、一篇3000字以上论文)合格者,才能参加论文答辩。

5、研究生课程均应有教学计划,明确规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式、课内外学时数、学分及主要参考书目等。

六、考核

1、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2、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3、考试课程成绩要求76分以上(含76分)方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及格以上可获得学分。

其它规定参见《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核办法》。

七、社会实践

硕士研究生根据教学、科研和论文工作的需要,进行独立或在导师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研究问题等工作。

八、论文

1、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一般应与本门课程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课程论文可在课程教学结束时或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布置研究生撰写。通过课程论文,可检查研究生对课程教学有关内容的理解和钻研程度,以及完成阅读书目所规定的阅读量的状况。课程论文成绩应是该门课程考核的主要部分。

2、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一般可独立选定题目,也可由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性的成果写成,还可由研究生承担的本学科领域内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写成,无论何种形式写,均应结合当年课程学习的内容。

研究生的学年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必修环节,不计学分。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和考核研究生综合运用已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亦使研究生受到查阅、评述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及计算、论证、撰写论文等科学研究的训练。

3、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硕士生的学位论文,一般应在第四学期初制定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计划内应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该计划应由指导小组通过,报研究生部。

学位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使硕士研究生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后,通过学位论文工作,能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具体规定参见《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

4、要求每位研究生毕业前公开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

九、导师小组成员

导师组成员由承担2012年级硕士研究生指导任务的导师组成。

硕士研究生与指导教师应加强沟通。硕士研究生要定期与指导教师见面,向导师汇报、交流学习情况。指导教师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十、其它事项和有关规定见《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