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专业介绍:生态学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专业介绍:生态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专业介绍:生态学

考研时间: 2011-09-1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一、学科简介

我校生物科学、生态学专业简介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系隶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查批准,现已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学位点的前身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并结合了我校已有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生态地质学博士点(自设)的相关力量。在研的项目主要来源于973项目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学术上初步构建了以演化生物学、地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含分子生态学)、植物资源评估与保护生态学、环境生物学与生态学、全球变化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交叉学科体系,体现了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地学特色。

目前,生物专业有17名专职导师和4名兼职导师,其中专职教授13名(含博导6名),副教授3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长江学者、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兼职导师均为博导。多数导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并与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学科依托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享)、湖北省节能环保产业湿地生态恢复与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享)、湖北省废物地质处置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中匈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地下水与环境模拟中心等研究机构。相应大型设备包括GC-MS、GC-TIR-MS、MAT-251、MAT-253、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G-Box凝胶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梯度PCR仪、ICP-AES、Benckman高速离心机、Olympus显微镜等。该硕士点已培养3届毕业生,分别就业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以及在国外继续深造等。

二、主要研究方向与特色、指导教师

1.植物学与植物生态学 Botany and plant ecology

植物多样性编目与植物资源评价;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植物营养与生理生态学研究。

葛继稳教授、张全发研究员、李伟研究员、丁建清研究员、刘贵华研究员、胡学玉教授、郑敏副教授

2.动物学 Zoology

动物行为学;无脊椎动物;动物分子生物学。

曾宪春教授、杨晓菁博士

3.微生物学及微生物生态学 Microbiology and microbial ecology

微生物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作用;微生物对重大地质转折期生态危机及全球变化的指示;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治理的研究。

王红梅教授、鲍建国教授、刘慧教授、谢作明副教授

4.遗传学 Genetics

古DNA ;濒危动植物地理谱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响应;濒危动植物的保育遗传学;植物细胞遗传学。

赖旭龙教授、盛桂莲副教授、郑敏副教授

5.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植物细胞工程;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细胞生物学。

曾宪春教授、葛台明教授

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生物地球化学;活性多肽;次生代谢产物与活性物质;基因工程。

谢树成教授、曾宪春教授、葛台明教授

7.全球变化与生态响应 Global change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古气候重建技术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及其对全球变化的指示;长江中游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生态响应。

谢树成教授、顾延生教授、张全发研究员、李伟研究员、丁建清研究员、刘贵华研究员

8 .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 ecology

地圈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生物修复技术。

祁士华教授、鲍建国教授、罗泽娇教授、刘慧教授

9.地质生态学 Geoecology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分析;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农业生态地质;地质微生物作用;“3S”技术在生态地质学中的应用;长江中游生态地质与湿地保护;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

周爱国教授、王红梅教授、孙自勇副教授、马传明副教授、宁立波副教授、刘延锋副教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