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光学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光学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光学

考研时间: 2011-05-2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专业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光学学科点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老一辈物理学家郑华炽教授的关怀和指导下成长壮大。曾在光学光谱、束箔光谱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重要贡献。1981年被批准为光学硕士点,同年建立“应用光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光学学科点现有1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2名副教授,研究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设备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X射线调控技术及应用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使学生既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宽广的知识背景;既能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又有灵活多变,从事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能力。在光学的某个方面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及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获得博士硕士学位后有能力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开发工作。

光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X射线光学及其应用

光学专业研究生主干课程:

高等量子力学、X光学、X射线分析技术、固体物理II、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光度学、光学原理、原子和分子光谱学、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薄膜光学、激光光谱学方法、光电探测技术、光学计量实验、光学测量等。

天文系光学专业介绍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科学素质,符合国家建设需要,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专门人才。

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物理学科较坚实和宽厚的基础知识,熟悉本专业主要方向的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具有良好的外语和综合实验能力。

硕士论文选题时,应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具有一定学术参考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二、专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生

导师

光辐射测量技术与仪器光辐射计量方法及仪器设计

光辐射和颜色测量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应用仪器和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张保洲

教授

王术军

高工

三、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硕士生培养与中期考核的基本要求

硕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在课程学习阶段基本结束后,在第三学期末对硕士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中期考核。经中期考核合格后, 可进入论文阶段。少数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思想品德好的硕士生通过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后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成绩差,或明显缺乏科研兴趣和能力, 或思想品德不合格的研究生, 应中止学习而肄业。

四、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

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必须是申请者亲自参加科学研究完成的成果。论文选题应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有一定的意义, 力求选择本专业研究方向上有重要学术或应用意义的开拓性的课题。撰写论文前研究生必须独立地开展调查和研究, 进行开题报告阐明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及学术或应用上的意义。导师应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的全过程, 及时发现问题, 在必要时根据科研进展和困难等情况, 可调整和修改课题内容, 以保证研究生在规定期间完成学位论文。

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 需聘请两位副教授以上的专家评审论文(其中一位必须是本单位以外专家)。答辩委员会由3-5位副教授以上的专家组成, 其中必须有一位论文评审人, 主席应由教授担任。如答辩不合格, 答辩委员会可以做出申请人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定, 报物理学科学位分委员会批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 经物理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和学校学位委员会审定后, 授予硕士学位。

五、课程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介绍(含课程教学大纲)

光度学(Photometry) 60学时 3学分

系统讲授光度学和光辐射测量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光辐射和视觉的概念、光度学中量的计算。在此基础上介绍与光度学和光辐射测量相关的专题与应用,包括光源、光辐射探测器、测光仪器、测光标准及材料光度学等。课程力求基础理论与应用知识的贯通。

量子光学(Quantum Optics) 72学时 4学分

本课程介绍光场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全量子理论,是现代光学的基础。主要内容有电磁场的量子化,相干态和相干态表示,电磁场的量子相干理论,以及辐射场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全量子理论等内容。本课程是光学专业研究生的基础课程。

现代光学实验方法(Experimantal Method for Modern Optics) 72学时 4学分

本课程包括:光谱学,激光,信息光学,非线性光学,薄膜光学,傅立叶光学,声光、电光效应及其应用等方面较典型的实验。它是基础光学实验的深入和发展,从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技术的新发展,较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光学领域实验技术的各个方面。

色度学(Colorimetry) 54学时 3学分

系统讲授色度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重点介绍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正式推荐的色度学规定和测色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测色仪器、同色异谱问题、表面色的定标、光源的色度学及色度学应用。

光度学实验(Photometric Experiments) 54学时 3学分

这是与光度学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实验内容:光辐射与视觉的感性体验,光辐射探测器主要表征量的测量,测光标准与测光仪器的校准,材料光度学特性的测量。其中第二、三部分是课程的重点。

光学原理(Principle on Optics) 72学时 4学分

本课程以我系自编讲义为教材,以玻恩的经典名著《光学原理》为主要参考书,用经典电磁理论系统讲授了几何光学,光的相干性,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及晶体光学。使研究生掌握牢固的光学基础知识。

傅里叶光学 (Fourier Optics ) 54学时 3学分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数学预备知识、傅里叶光学的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傅里叶光学的主要应用有各种光学全息术,相干光和非相干光的信息处理。光学全息和光学信息处理前沿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以上内容,并在文献阅读和研究方法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36学时 2学分

选修信息学院课程

X射线光学(X-ray Optics) 54学时 3学分

X射线光学课程讲述X射线物理、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掠射X光学和X光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半导体光电子学(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s) 54学时 3学分

本课程讲授半导体中光子-电子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重要效应和实际应用,讲授应用于光纤通信和其它光信息技术中常用的光电子器件(如半导体激光器、光探测器、光放大器、光调制器、无源光波导器件及硅基光电器件等)及制作技术。本课程还包括实验内容并涉及对本学科产生重要影响的前沿课题。

光学测量技术(Optical measuring technique) 36学时 2学分

本课围绕实际工作中所见典型光学测量系统对相关光学测量问题进行分析与研讨,讲述测量方案的确定以及测量系统研制与搭建的原则与思路。通过该课主要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光学测量问题的思路和综合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