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介绍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介绍

考研时间: 2008-06-1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诉讼法学专业介绍

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

二、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侦查和物证技术四个方向。下设有刑事诉讼法暨侦查与物证研究室(隶属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民事诉讼法研究室(隶属于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物证技术实验室。

三、师资力量、主要博士生导师姓名

该学科现有教师16人(在职12人,返聘4人,兼职1人),其中教授10人(在职5人,分别为陈卫东教授、何家弘教授、王新清教授、汤维建教授、陈桂明教授;返聘4人,分别为程荣斌教授、江伟教授、徐立根教授、周惠博教授;兼职1人,为甄贞教授),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7人:江伟教授、程荣斌教授、陈卫东教授、何家弘教授、汤维建教授、王新清教授、甄贞教授。在职的教师中,50岁以下教师11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人。

陈卫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担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等立法、司法、公安机关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受聘西南政法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兼职(客座)教授。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8部。

汤维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诉讼法学教研室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事诉讼法、外国民事诉讼法、比较民事诉讼法、证据法、破产法、司法制度等。

何家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物证技术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证据学、侦查学等。

四、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本学科1950年即有建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诉讼法学科点。学科发展基础雄厚,培养了一大批诉讼法学的师资与人才,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水平。本专业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点,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点,为全国第二批诉讼法学博士点,1995年开始录取博士后研究人员。刑事诉讼法、侦查物证以及民事诉讼法分别为1999、2000年首批建立的教育部刑事法律科学与民事法律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组成部分。

五、对外学术交流

近年来,与国外、境外四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开展并完成了十多项国际、区际学术合作项目,研究视野开阔,主办了十多次大型国际和区际学术会议,学术思想活跃,学术影响广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