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莫晓宁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四川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莫晓宁

四川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莫晓宁

考研时间: 2009-09-1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莫晓宇,男,1975年生,四川新都人。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刑事政策学。

一、个人简介

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法学学士学位

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四川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刑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刑法学博士学位

美国麻撒诸塞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刑法学会会员

四川省刑法学会理事

四川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

兼职律师

二、学术成果

在刑事政策领域有较为深刻研究,尤其是对社区矫正、刑事和解、刑事被害人保护、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到刑事政策体系之中等当前中国刑事政策的新形态、新制度的研究,在学界具一定影响。同时,对中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也有深入研究,尤其对贪污贿赂犯罪治理与防范有较全面研究。

“演进与启示: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变迁”,《中外法学》(CSSCI期刊)2006年第6期,独著

“知与恶——犯罪故意中的违法性认识”,《法学评论》(CSSCI期刊)2006年第4期,独著

“空白刑法规范的机理、功能及立法安排分析”,《社会科学》(CSSCI期刊)2004年第3期,独著

“吸收犯认识新析”,《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期刊)2005年第1期,独著

“民意的刑事政策分析:一种双向考量后的扬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CSSCI期刊)2007年第3期,独著

“对‘天价’葡萄案的若干思考”,《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期刊)2004年第3期,独著

“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一种基于治理理论的场域界分考察”, 《法律科学》(CSSCI期刊)2006年第5期,第二作者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立中若干因素的思考”,《中国监狱学刊》(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独著

“和谐社会视野下刑事和解机制的构建”,《人民检察》(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12期,第二作者

“刑事政策定义述评”,《学术论坛》(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6期,独著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单位犯罪的挑战”《人民检察》(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21期,独著

作为第二主研人员,参加司法部重点课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

2006年春赴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波士顿分校进行“中美刑事政策交流进修”,参观、考察美国社区矫正、司法系统,并就中国社区矫正制度作专题发言。

作为司法部社区矫正高级研讨班主讲人之一,为全国司法行政机关中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授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