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复试终将尘埃落定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复试终将尘埃落定

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复试终将尘埃落定

考研时间: 2011-07-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相关文章: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只是当时已惘然

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初试经验娓娓道来

初试是两天寒冷的冬日,每每提起初试,我总想抱怨自己很倒霉,可是我也清楚,所有的一切都说我自己造成的结果。

为了能够腾出充裕的时间,我提前定好了旅店,于十四号下午住进旅店。刚到那里不久,有个同学打电话过来说:“你是不是没有拿准考证?”

我翻了所有的包,不仅准考证没有带,连带那个放重要物品的袋子都没有带。我再次回到学校,可学校的教室早已锁门,我找学校的管理人员拿钥匙开门,可是他们不知道去了哪里。

那天风很大,等我回到旅店的当晚,就有感冒的迹象了。第一天考下来,我彻底的感冒了,我感冒的同时总是发着烧,这样的情况下我内心很是纠结,感觉时不我与,难受的总想放弃,或者是“随便考考算了”。我一直给我妈妈打电话,虽然听到的是她的安慰开导,但我也明白这也让她跟着担心。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两位同学,在我悲观欲弃之时她们给了我很大的安慰。

后来我想明白,不管怎样到了现在,现在的情况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造成的,过去的事情早已无法改变,没办法只能将这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于是在严重失眠、头疼欲裂、眼睛发烫的情况下,我坚持完了专业课。事后他们都说,能坚持到考研最后,已经很厉害了。我深信如此。

可能刚开始,大家还不知道,考研过程中有多少同学中途放弃,我这里就不说了。

上面说了这些,只希望大家能记得,考试之前一定再翻翻所带物品,不要像我一样犯这样愚蠢的错误;并且,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一定不要憋在心里,或是悲观放弃,要记得,准备了如此之久,无法改变的现状,只能尽全力去适应它。

4月14号复试,复试前听说社会学保送人数很多网上写的是保送10个,后来到了华师才知道那消息并不准确。

在焦急的等待成绩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没有什么希望的。在收到复试通知时,我就想尽最大努力进行准备。由于我排名不是很靠前,我听取了复试过的同学的经验和网上的经验,做了相对充足的准备,虽然我的好多准备都没用到。

这次进复试的同学有12个,但复试前学校征求了名次靠后的同学的意见,所以我听说后三名都同意调剂到社工,参加了社工的面试。也就是说,社会学系共有9名同学参加面试,其中,第八名是并列的。

13号,学校分好了组,面试我们专业课的是邝春伟、张文明、刘拥华三位老师。我抽签抽到的是第六个。

三位老师都很和蔼,等到我进去的时候,刘拥华老师说你是某某学校的啊,我还打算去呢。张老师先让我做个自我介绍,我说了自己的性格爱好,着重强调我做过的实践科研活动,希望老师注意到这点对我展开提问,因为就这一方面我感觉有话可说,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惜,老师没有……

然后张老师问我为什么跨专业考社会学。我说我喜欢社会学宏观的视角,于是,刘老师让我讲行动和结构的关系……

说实话,我专业知识只准备了基本的理论介绍,这个问题很浅显,但是当时我没有时间认真思考,张口就来,所以我表达的只是个大概意思,我感觉回答的不好,于是说不好意思,刘老师说没有关系的。

然后邝老师问我电话访谈的看法。邝老师是搞定量研究的,很遗憾我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我研究方法根本没准备,只能根据大概印象说了。然后邝老师又问我如何用社会学原理看待当面访谈,我没弄清题目,开始说它的优缺点,邝老师听完后具体提示我,问我这当面访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过程,这时候再不会那就真是傻子了,我第一时间反映是互动。我终于看到邝老师点了点头。由于我在前面提过我看过《社会学想象力》,后来,张文明老师又问我这本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说是它的研究视角。

最后,张老师问我愿不愿意调剂到人口学和社会工作,我有些诧异的眼神引来了张老师连连的解释,他说你别紧张,我们这是例行的问题,不一定就是针对你的。

专业课面试就是这些了,问题都很浅显,老师都很好,我也不是很紧张,但是面试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对于问题的回答都是张口即来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所以感觉答的不是很好,很多东西本是完全可以答的更好的却只答了个百分之五十;并且,为了准备复试,我看了好多的专业书籍,张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乡村,正巧我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准备的最多,我完全可以说我看过关于乡村方面的书籍,这样老师就会按着这个思路对我进行提问,可惜这个念头当时在脑袋里只是一闪即逝,后来我后悔不已。

面试时候时间过的很快,我感觉还没怎么说两句,就结束了,出来后,就在等英语面试了。

英语面试是刘淇老师、吴旭老师、王富文老师,王老师是德国人,吴老师是华人,三位老师的英语都很棒。英语口语我不担心,并且当时想着早面试完早结束吃饭,所以进去面试的时候我还有点兴奋。

吴旭老师先让我做了自我介绍,我说我爱好旅行,他问我去过哪些地方。我说去过青岛杭州无锡等,但他却一直面无表情稍显疑惑的眼神盯着我,我以为我哪里说错了,要不就是他嫌我去的地方太少了?于是赶紧转移话题说我最希望去西藏。

然后老师开始问为什么,我说那里的天很蓝云很白西藏人都很纯洁,原谅我当时能想到的只有这些,但是,吴旭老师在听到我的回答后就开始和王富文老师交流了,我听他们的大概意思,感觉可能吴老师和王老师去那里做过调查,他们交谈的简略意思是“那里的人都很纯洁吗?呵呵”,反问的语气,还笑着看了我一眼,我当时很囧,因为西藏的人文情况我确实不了解啊。

之后王富文老师问我为什么选社会学,我之前稍稍准备过社会工作的专业介绍,再加上临时发挥,所以答的比较顺利,只是在“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着两个单词发音上稍有不准,刘淇老师给我做了更正。

后来吴旭老师还问了我对社会学的看法,我之前做中文面试准备时涉及过类似的问题,也在准备社会工作的英文介绍时捎带看了社会学的,加上当时即兴发挥,答的算是流利。

我面试英文时是十一点半左右了,我是倒数第三个同学;而我面试完中文才十点,我中间等了一个半小时。到了十一点左右,差不多是吃饭时间了,不得不,英文面试组加快了速度,所以后面的题目相对简单些,据说前面的同学面试英文还会问相关专业书籍和理论,所以,以防万一的话,大家最好做好充足的准备了。

复试完了之后,就是等下午三点的结果了。我很喜欢华师这一点,它的效率很高,不像很多学校要等好几天,并且它是出了成绩再体检的,若没考上,大家也不用花那几十块钱的冤枉钱。

我很相信缘分,我独自一人在华师招待所住了几天,在复试那天才知道同专业的朋友竟是住在我的隔壁,那一层楼还有好几个社会发展学院的!复试完毕,我们几个同学吃了饭,回去聊天说话等成绩了。大概一点左右,一个同学接到电话,问她愿不愿意调剂到社工,若是愿意就马上去院办公室商量一下。她去了一个小时,回来说调剂成功了。同时,调剂到社工的还有并列第八名其中的一位同学。同时我们也知道了,9个人当中,还有一名同学调剂到了人口学。

这样,我们就只剩下6个人了,而它招的就是六个人。我们放下心来,基本断定都被录取了。

结果是在会议室宣布的,张老师宣读名单,委婉的告知没有读到名字的同学可以离开,抓紧准备到其它学校调剂了。我注意到,有几名同学出了会议室。

之后,张老师通知了奖学金办法,学术型硕士是全公费,每年每人3000元补助,专业性的全自费。

顺便提一下,我后知后觉,到那时才知道,今年以后,社工不招学术型硕士了,全是专硕。

休息一天,16号就是体检。体检完毕我在上海待了两天就直接回了家。

考研不仅仅是考察的个人的学习能力,更考察的是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力,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段历程、一段心情,能对他人有些帮助,哪怕只是一点点。

希望大家复习、考试顺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