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经济类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及建议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经济类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及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经济类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及建议

考研时间: 2011-07-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有人说考研,又是重复着高考的喜悦与悲哀,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考研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重生,可能很多人会说你太自信了,exactly。但是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考研同胞们面对考研最重要的是自信的去享受考研。因为考研不仅仅是一次像高考一样改变命运的考试,而且是一次追求自己梦想的一次考试,大学以后的考研是一次用来确立自己兴趣。可以说考研是真正的去追求梦想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何乐而不为啊,我觉得考研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每一个接到我提供经验的研友们,希望你们能首先审视一下自己真正为了什么考研究生,是因为找工作不好找,还是因为真正兴趣在这里,还是因为金融是一片充满黄金的热土。

一样东西你只有真正了解了,真正把你的兴趣投入进去了,你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去追逐梦想。所以你要考金融首先要了解金融是干什么的你对 他是不是有兴趣,你是不是真的要决心投入其中

可能看到我经验总结的人很多都是跨专业的,对金融的前景和金融的组成还是不是很了解。金融涉及很多层次,同时工作也是有很多种的,有可能考个不太好的学校工作也是很难找的,这里金融分了很多大类,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供职于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他们说好听的是客户经理说不好听的是“卖保险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个底门槛的职业也同样早就着很多的富翁。同时还有银行的 证券公司 投资公司 期货公司 中介公司,很多希望你看完这个后自己上网搜一下具体的行业是不是你想要干的是不是你想要从事的 你能不能行。不要感觉金融好挣钱就一拥而上结果得不偿失。

对于选择学校的问题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也是要考虑以后考完研究生打算接着怎么做,比如说如果你打算考完研究生要继续出国深造的话,那么你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导师什么的也是比较牛逼的。另外,如果你毕业以后想呆在某个城市的话尤其是一些一线城市,你必须考虑你考研所在的城市,比如你想到上海工作,可能你在上海考一个二流的学校就比在其他城市考一个一流的学校有优势,因为毕竟你对这里的环境有了了解了,人脉也是很重要的。其次,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也是很占作用的,这样就会产生很多有性价比的学校。那也要看个人的喜好,比如说西财 南开这样的学校 地域优势不如上海 北京的学校 可能分数不会有上海的学校高,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还是看你的兴趣的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你没有基础,而且考研时间就是那么几个月,你选择学校最好是一个专业课对于你比较合适的,跨专业的学生最好选择考试科目比较少的,只考几本,或者只考西方经济学的,然后有历年考试模板的,这样可以节省你一大部分考研时间,比如说考华东师范大学 这个学校只是考西方经济学,并且试题历年题目中占有很大一部分,这样他占用了我很少的时间,复习起来游刃有余,如果你选择的学校考六七本书 这样专业课会占用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而考研数学应该是大头,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所以根据你的能力安排好时间看看哪个学校适合你的复习,根据你的能力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这样一来你不仅复习起来有目的同时也不会感觉到累。

下面我来分析以下考研的时间安排,使你们有一个大体的轮廓。考研最忌讳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少连续性,最好是一个星期拿出五天或者六天时间复习,然后一两天晚,而不是,天天想着去玩缺少定性,很多情况下时间是足够的,因为很多同学考研意志不坚定,愿意随波逐流别人玩的时候你也想玩别人学的时候你自己的状态还没有调整过来。最后你会感觉时间越来越大越少复习的越来越力不从心。

考研复习大约从3月份开始,尤其是跨专业考金融的同学应该早点复习,因为大三下学期很多学校都有课程,而且有些学科课程可能会很多。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负担会非常重,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首先你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同时你也要兼顾跨专业的金融,一天可能只能拿出四五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尤其是工科的实验什么的比较多课程排的比较紧,很多同学很难坚持下来,如果你决心考研就不要跟着你们班里其他人瞎混,也不要跟着那些口头上考研但实际上整天没有目标的活着,有些选修课你感觉上不上没有关系的可以翘掉,对于考研最好找一个安静的 没有人打扰的教师或者自习室,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去上自习,为了使自己踏实的考研你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决心考研的同学一起上自习,我那时就是找到一个很好的同学,一起上自习,一起吃饭,一起出去放松,一起看美女,这样对于考研作用很大。考研不同于高考就在于考研是自己意志力的考验,不存在别人监督你,只有你自己内心强大了才会胜任这项任务。

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大三下学期你可以以专业课和数学为重点复习,同时要勤看英语。下面是我对跨专业的同学的建议。

专业课:

跨专业的同学:

第一

很多人对专业课抱有恐惧的心态,其实金融的专业课相对理工科的专业课简单的多,不存在复杂的计算题,很多题都是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的题目,如果你经常看新浪财经或者股票的东西的话,很多课本上的知识会运用到其中。

跨专业的同学不乏有考好学校的,很多学校考研专业课书很多多则五六本少则一两本。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你大学期末考试是怎么通过的,我们很多同学大学基本上不去上课,但是期末考试的时候照样能够通过,为什么,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抓住重点去复习,去掌握知识。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同样对于专业课也需要这样的技巧。你必须确定你所考得学校专业课考什么,然后找到这个学校相关的复习资料,包括参考书(这个学校规定的必须是这样的因为很多学校是自己编写的教材,这个学校出得题目大部分答案是在这个学校的课本上的,就拿华师大来说,我已开始用得不是华师大的制定教材,结果走了很多弯路,花了很多多余的功夫,后来发现试题答案很多就是课本上的内容)历年试题(历年试题对于考研来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每年的题目都有很多是重题,华师大今年考了去年考试的两个重题60分,很多学校都是有专门的题库的,题目数量就那么多,那么历年试题就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比如复旦大学考研就是从题库里面抽取的题目)讲义 还有上一届总结的东西这些能够为你省去不少时间。还有制定的习题。有了这些资料那么你就会有重点的看课本。复习专业课就像复习期末考试一样。

第二

从三月分开始每天拿出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看专业课本如果你只是考西方经济学的话你可能花费的时间比较少,一两个小时足够了而且能复习得比较好,如果你考试科目在五本以上的话那么从三月份开始你的每一天都必须心无旁骛的去复习而且开始得三个小时以上这样你才能复习得比较好。

手头上拿出历年试题看看题目都有什么类型,不能盲目的去复习,据我的经验很多学校出题都是以主观题目为主,大的论述题目,很多东西需要你论述,所以不能害怕去背诵,理解着去背,有时候要整页整页的背诵,我记得我那时候几乎把西方经济学都背上来了。其次你要根据习题去复习这样抓住重点的去复习去看,有利于你的背诵

第三

很多人在复习中会遇到很多不明白的东西一些题目感觉不知道怎么答,一些客观题目不知道在哪些地方,先做出标记,然后到课本上去找答案,这个有点像政治开卷考试,找到答案时把答案的出处标到习题上,然后反复去看。其实经济学要比其他背的学科容易掌握,因为与实际结合的比较密切。要善于用手机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用手机去百度一下。能够加深印象,不要怕浪费时间。这样题目和课本上的内容应该一一对应,就是翻开课本我知道这里会出什么题,并且能够找到题目在哪本书上,哪个试卷上,等到你昨完题目,这本书得轮廓你就掌握了,然后反复去看课本看题目。新课本大约需要三遍你差不多能够知道这些题目在哪些地方。要五遍才能完全掌握。

时间问题,按照一本400页得书(一般西方经济学两本花的时间比较多,其他的书都是从这两本引申的用得时间比较少)第一次每天三个小时的话15天就能看一遍,最好动笔去记录,不要泛泛的去看。等到最后一遍时也就一两天就能翻一遍。我觉得按照5本专业课来说你如果想考个好成绩的话从3-7月份应该把他们看三遍西方经济学应该掌握的差不多,着就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行。如果你所考得学校只考西经的话这三个月就能够全部掌握知识。对你大四来说有很大帮助,会节省你不少时间。

专业课关键是抓住重点看课本,从题目带到课本里,用自己的话理解者去解答问题。

我的建议:因为大三下学期比较忙,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应该保证晚上自习时间从6点到10点以上那样才能保证你大三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完成。

本专业就是金融的同学:

对于本专业就是金融的同学你们在考研中有很大的优势,首先要保证上课质量,同时要在考研规定上的专业课上下功夫,很多学校都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投资学等考研课程,你们要把这些科目上课消化,同时下课那出时间看西经,并把其系统掌握,基本的复习方法见上面。

数学

我认为数学复习只需要一本书。不论你是考数二(专业硕士)还是考数三(学术硕士)你只需要一本李永乐的数三复习全书因为通过我的考试经验,如果这本书掌握的比较好的话,足以应付考研,今年的很多题目都是从那本书上演化而来的,很多人认为今年的题目尤其选择题很难但是都是这本书上的基础知识。考数二的问什么要你们看数三的书呢,因为跟我一起考研哪个哥们儿就是考数二的,我看过数二的书,感觉很多知识点只是一带而过,没有数三讲的详细,数三基本上覆盖了课本上的知识点,我个人感觉,很多知识点你只要反复去看去研究的话很多题目就会引申出来。

我走了许多弯路我从三月份开始每天拿出三个小时看数学,主要是看课本,然后做课后习题,看得很细,每个课后习题都回去做,整理了很多东西,一直到6月份也是没看完的,脑子里基本上没有什么轮廓。后来我就放弃看课本了,专门看复习全书。后来整理的东西一点没有看,等到看完复习全书第二遍以后,我感觉其实课本可以不看的,我感觉只要把一本书弄透,比你看很多书做很多题管用的多。

我先后看了三遍全书,我看完以后做题的感觉就是只要出了一道题目我就知道这个题目要考什么,考得知识点在哪里,有几种方法。这不是吹牛!

我的一个同学看完了一遍全书就去做什么400题啊600题什么的,基础根本没有打好,直到考试最后一个月很多题目还是不知道怎么去下手。我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忙着去做真题,套题,最后留出一个月的时间做真题足以,其他的时间你就用来磨刀,打基础。

数学复习开始是困难重重的,几乎每个复习数学全书的人都会这么说,第一遍复习得时候,我都快要自杀了,用了接近两个月但是好像不会做的题目还是不会做,什么原因呢?因为你看全书仅仅是为了做题,全书前面的精华部分你没有完全掌握,所以做题就不顺手,甚至一点思路没有,其实没有关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下面是我看全书的复习方法

第一遍

1:第一遍的时候你一点思路没有的题目如果看了答案还是不会的话你要先放下来,自己告诉自己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呢。

2:善于做记号,每一遍的时候都要做记号,用不同颜色的笔,不同的符号,如三角号 圆, 五角星等等标记你这个题目是不会做还是做错了,是一点思路没有还是做了好几遍都不会,记录下来,然后下一遍会有重点的去看,去记忆。记住第一遍的目标是把一般的题目弄会,勇于放弃难题。我认为如果你能够在7月份以前把全书弄一边,然后做好标记,弄懂一般的题目然后题目和全书上的知识点能够对应起来,并且做好“链接”你就会比别人省去好几个月的时间。因为据我所知,大部分人看复习全书是在暑假开始的,很多人课本基本上没有看,即使看也是没有轮廓的看。如果你把全书看了一遍,而且认真的把基础题目做好的话,你的考研我相信有了一半的良好开端,四分之一的胜算。

第二遍:

我认为,复习数学,看复习全书的第二遍是你能否数学考好,考高分的重中之重。第二遍我认为需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这是你看全书就是融会贯通,把基础打牢,尝试着解决全书上的难题,同时把知识点穿起来。如果你在10份能够看完第二遍的话你就成功了3/4

复习方法

1:重点复习全书前面的知识点,我跟同学后来总结考研,感觉考研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背,不论是考数学等计算类的知识还是考文科的知识,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数学的定理,一些解题技巧你没有背下来,你怎么去做题,怎么去举一反三,只有把解题方法,技巧背的很熟练,并且融汇贯通。你会觉得谈笑间 数学题目就解出来了,我后来就是这种感觉。所以每一章前面的知识点一定要去反复去看,而且要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联系着节与节,甚至章与章的内容去看,并且在每个知识点上标注上与每节每章的联系,注明页数和题目,后来我发现这种方法帮了我很大忙,省了不少时间,尽管一本书弄得很烂,最后还用装订机装了很多钉子,但是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感觉很开心。

2:第二遍要重点把那些你感觉难的题目去看去做,然后做完了尽量拿出时间去思考一下这个题目怎么去解答,考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我还不会,什么方法。回过头去看前面的知识点,后面的题目所用的知识都会在前面找到,这是我发现的经久不衰的真理。心理面不要老想着做题,而是要想着怎么去做,去思考这个题目。开始我就是盲目的去做题,而不是拿来一个题目先看看这个题目是考得哪里的问题,怎么下手,往往题目思考一下比拿来即做效果好,用时少。

3:第二遍下来相信很多人会信心满满。可以说95%的题目你们都会做了,并且掌握了不少的解题方法,只有少部分题目还是不会的,不用担心这时估计你就知道怎么去应对这些题目了。

在两遍下来你可以尝试着做几套真题,不要在乎分数, 要看看题目到底考什么,考哪些方面,每一章都会出什么样的大体,这些大题有没有什么共同点,自己总结出来。我这里有很多总结的资料会以照片的方式发给你们这样你脑子里轮廓会非常鲜明,知道做题的重点,然后进行第三遍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的话,

第三遍

有重点的看方法,看大题,看不会的题目,不要泛泛去看整本书,比较浪费时间。我个人认为,这时你已经可以考研了。那时估计还有好几个月呢,省去不少时间吧?!你所要做的就是保持你自己的良好状态,不断去背知识点,而不是不断去做题目。然后总结方法,时常做题目,做真题。

政治复习

很多人会说政治复习其实没必要太早,报个复习班就行了,我个人认为复习班其实起不了什么作用,关键是时间我认为时间与成绩是成正比的。

每个人开始复习政治都会有感觉没有重点。很多东西看了就忘了的感觉,但是我觉得像数学一样,如果你多去看几遍的话结合着习题会有很好的效果。

我政治是从十月份开始的,开始后感觉没有重点的复习感觉浪费了不少的时间。越到最后越感觉知道怎么复习但是时间不是很多了,幸好最好几天都背了政治。

我认为十月份开始政治就可以了,但是要有重点的去复习。

我建议的政治参考书目是 任汝芬的序列二跟大纲解析差不多,大纲解析配套题1600 要是背知识点的话有一个任汝芬的小册子,知识点归纳的很详细,建议你每天拿出两个小时背他背完一遍接着背,尽管开始觉得记不到脑子里面,多来几遍感觉效果很好,考研很多客观题目做起来都是不费劲的我这次好像是得了40分。(50分客观题)

每天结合着1600题看课本,也像复习专业课一样。知道题目的出处,然后背知识点,很多人做完题目就把书放下了,或者感觉效果不大,但是当我回过头来把题目再看一遍以后感觉印象很深刻。很多知识点都能串起来。同时我感觉1600题目上的大题如果你背下了大题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因为很多大题不同的书所用的知识点是相同的。到考研最后半个月很多考研机构都会出预测题如起航 新东方 高联什么的,我发现很多题目跟1600题内的大题基本上一样换汤不换药。我那时那个后悔啊,后悔没有把这本书上的大题好好掌握。

如果你能够拿出复习数学的劲头复习政治的话,并且一遍一遍的去背任汝芬的小册子,还有反复去看1600题(考研很多题目都是出自这本书的,我考研前一天晚上看了法律那部分,结果考研好几个题目就是原题,我的天啊)我觉得政治70分以上甚至80分以上不成问题的。关键去背。去做题目。

英语复习:

因为我的英语开始很好,可是越是复习越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我感觉英语方面没有什么经验,我个人认为时间很重要。因为我在英语上花费的时间很少所以感觉时间没用上所以效果不大。我觉得英语比较好的书是张剑的黄皮书,石春祯的书题目不是很好。英语不能光做题,还要去背单词句子。注意自己能力的提高。同时。我觉得听听力有助于学英语。虽然不考听力,但是如果你能听好的话有助于你记单词,和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3-7月份最好每天拿出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学习英语后来还要增加。

对于报辅导班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辅导班效果不是很大,一个教室坐很多人,而且强度很大,在你完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去上辅导班效果极差,而且辅导班要一天8个小时以上听课一个周左右时间就结束一门课,很少有人能够有这种专注度,我感觉辅导班有时候会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总结

是否有人听说过 这样一下对英语学习的评论:我们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学了十几年但是还是没有人家本国人学习半年的效果大。为什么,学习不是靠相对时间而是靠绝对时间的,可以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学到现在每天平均最多也就拿出两个小时学习英语而人家美国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学习英语是我们的七八倍时间,而且人家是听说读写都运用着,效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我觉得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你真正投入的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门课你才能学好了,我以前经常抱怨别人聪明自己不够聪明所以学习不如别人好,但是通过考研我发现其实不是如此,两个人花费同样的时间学习但是不一样的效率和专注度,结果能是一样的吗。很多东西都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努力的结果不是投机取巧的结果。所以我认为考研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背,努力,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