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大纲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试科目:数据结构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考试内容

1.绪论

问题、问题实例;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及其特性、算法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分析及其度量。

2.线性表

线性表的定义与结构特点;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有序表;静态链表;循环链表与双向链表;关于线性表的问题实例。

3.栈与队列

栈的定义与结构特点;栈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递归与递归的执行过程;关于栈的问题实例。

队列的定义与结构特点;队列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循环队列;关于队列的问题实例。

4.串

串的定义与结构特点;串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5.数组与广义表

数组的定义与结构特点;数组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矩阵的压缩存储。

广义表的定义与结构特点;广义表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

6.树与二叉树

树的定义与结构特点;树的相关概念;有序树与无序树;森林;二叉树的定义与结构特点;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遍历二叉树与线索二叉树;树与森林的存储结构;树与二叉树的转换关系;树与森林的遍历;Huffman树及其应用;关于树与二叉树的问题实例。

7.图

图的定义与结构特点;图的相关概念;有向图、无向图、有向网、无向网;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最小生成树;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拓扑排序、关键路径;最短路径;关于图的问题实例。

8.查找表

查找表的相关概念;静态查找表、有序表的查找、索引顺序表的查找;动态查找表、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树、B-树与B+树;哈希(Hash)表;关于查找表的问题实例。

9.排序

排序的概念;稳定排序、不稳定排序、内部排序、外部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分析;外部排序及其外部排序方法。

10.文件

文件的相关概念。

考试要求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反映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四类基本结构。掌握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方式与特点。掌握算法的概念及其特性,理解算法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以及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分析方法。

2.理解和熟练掌握线性表的结构特点、基本操作,区别理解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的特点,了解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结点、尾结点等基本概念,了解静态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等结构。掌握有序表的相关操作。学会编程实现关于线性表的相关问题实例。

3.理解栈的结构特点与操作特性,熟练掌握栈的相关操作。理解递归是循环、递归是分解的问题求解思路,掌握递归执行中栈的状态变化、递归算法执行的初始条件、参数传递以及结果返回方式,能够运用递归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队列的结构特点与操作特性,熟练掌握队列的相关操作,熟悉循环队列的实现方法。

5.理解串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模式匹配运算的思想与过程。

6.理解数组的结构特点,掌握数组的存储方式,了解矩阵的压缩存储。

7.理解广义表的结构特点,掌握广义表的基本操作,了解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8.理解二叉树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及其典型应用。了解线索二叉树的概念与构造过程。学会编程实现关于二叉树的相关问题实例。

9.理解树与森林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树与森林的基本概念、树与森林的遍历方法。掌握树与二叉树的转换方法。了解Huffman树的特性及其应用,学会构造Huffman树。

10.理解图的结构特点,掌握有向图、无向图、有向网、无向网等基本概念,理解图的存储结构,掌握图的遍历方法。理解图的生成树、连通分量、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和最短路径的意义,了解相应求解算法的思想。能够运用图结构求解相应的实际问题。

11.理解查找表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顺序表和有序表的查找方法。理解折半查找与树表查找间的关系。熟练掌握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B-树与B+树的结构特点与构造方法。熟练掌握哈希(Hash)表的结构特点与构造方法。能够按定义计算等概率情况下各种查找方法的查找成功(或不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12.理解排序的定义和各种排序方法的特点,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实现过程,并加以灵活运用。理解排序方法"稳定"和"不稳定"的含义与实际意义。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了解简单(低效)排序方法与复杂(高效)排序方法的区别与应用选择。了解外部排序算法优化的目标和主要手段,熟悉应用败者树实现多路归并,以及通过置换-选择进行外部排序的方法。

13.了解文件的相关概念。

参考教材

1.《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习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试科目:数据库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内容

(一)要求熟知的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

第七章:数据库设计

第八章:数据库编程

第九章: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

第十一章:并发控制

(二)主要内容

1、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2、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DBMS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

3、数据模型的概念,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4、概念模型、实体、属性、码、候选码、外码、域、实体型、实体集的概念。

5、实体间的联系及E-R模型。

6、实际的数据库系统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基本层次联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8、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9、关系的定义及关系的特性,关系模式的表示,元组、属性、主属性、码、候选码、非码属性、全码、外码的概念

10、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11、关系代数的运算: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儿积)和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

12、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关系操作的特点。SQL语言的四个特点

13、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对基本表、索引和视图的建立修改和删除,语法格式

14、掌握查询(SELECT)语句功能和应用(单表、多表连接、嵌套、集函数)。

15、掌握修改(UPDATE)、删除(DELETE)和插入(INSERT)语句的应用

16、SQL数据控制功能(GRANT、REVOKE)

17、基本表、视图的概念,视图的作用。

18、关系系统查询优化的一般策略

19、(平凡与非平凡的)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函数依赖、(平凡与非平凡的)多值依赖

20、关系规范化: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4NF的定义,将一个非规范化的表转化为三范式的表的步骤。掌握把一个非规范的表转化为三范式的表的方法。

21、Armstrong公理系统、极小函数依赖集、属性基于函数依赖的闭包。

22、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每个阶段所做的工作。(尤其要掌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步骤及基本技术)

23、事务的概念、故障种类、恢复原理和技术、恢复策略。

24、并发控制的技术、基本封锁的种类、封锁协议、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两段锁协议

25、数据安全性,基本的数据安全控制措施。

26、数据库的完整性,完整性约束涉及的对象及其状态。

考试要求

1、要求熟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2、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书目: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 师煊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科目:离散数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命题逻辑

考试内容

命题,连接词的真值,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式,代入规则与替换规则,等价与蕴含,对偶式与对偶原理,连接词的最小功能完备集,范式与主范式,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法

考试要求

1.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连接词的真值(特别是单条件连接词的真值)。

2.简要了解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式,以及代入规则与替换规则。

3.掌握等价式和蕴含式的的推导,掌握常见的基本等价式和基本蕴含式。

4.简要了解对偶式的概念与对偶原理的公式。

5.了解连接词的最小功能完备集。

6.掌握范式的概念,特别是主范式的概念,会求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并能表示成mi和ΠMj的形式。

7.重点掌握推理规则法的证明题。

二、谓词逻辑

谓词,量词与全总个体域与特性谓词,谓词公式,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谓词公式的等价式与蕴含式,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法

考试要求

1.理解谓词的概念,会使用谓词和量词对一个问题符号化,特别要理解符号化时默认个体域是全总个体域时的处理。

2.简要了解什么是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

3.掌握谓词公式的等价推导和蕴含推导(重点是一元量词公式的量词转换律,量词辖域扩大收缩律和量词分配律)

4.重点掌握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法的证明题

三、集合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集合的运算,容斥原理,笛卡尔积

考试要求

1.理解空集、全集、幂集的概念的理解,会熟练求幂集。掌握集合相等的判定定理、空集的属性定理以及幂集计数定理。

2.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和常见的集合等式,会做集合等式的证明推导。

3.了解容斥原理,会做简单的利用容斥原理的计算问题。

4.掌握笛卡尔积的概念及其性质,笛卡尔积元素计数公式。

四、二元关系

关系的概念及其性质,关系图与关系矩阵,关系的运算,等价关系与划分,偏序关系

考试要求

1.理解关系的概念,集合上能建立有多少种不同的二元关系的计算

2.从定义、关系图、关系矩阵三个角度理解关系的5个性质(自反、反自反、对称、反对称和传递性)

3.掌握关系的的合成运算、逆运算和闭包运算(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

4.掌握划分、等价关系、等价类的概念,理解非空集合X上的等价关系与X的划分是一一对应的。

5.给定等价关系,会求对应的划分;给定划分,会求的对应的等价关系(掌握笛卡尔积的概念及其性质,笛卡尔积元素计数公式。

6.重点掌握等价关系相关的证明题。

7.偏序关系的定义,会画偏序关系的的哈斯图,并会求最大元和最小元、极大元和极小元、上界和下界、上确界和下确界。

五、函数

函数的概念,满射、单射、双射函数,复合函数,逆函数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特别是函数(或映射)的全域性和惟一性。

2.会计算函数个数:设X和Y都为有限集,则从X到Y共有|Y||X|不同的函数。

3.理解满射、单射、双射函数。

4.会求复合函数。

5.了解逆函数的概念。

六、代数系统

代数运算的性质,特异元,可约性,代数系统的概念,同态/同构,代换性质与同余关系。

考试要求

1.理解代数运算的封闭性,交换性、结合性、分配性等。会做性质判断的计算题。掌握常见的特异元(幺元、零元、逆元等),并会熟练计算。了解可约性及其可约性的判定定理。

2.代数系统的概念和子代数系统的概念,要会证一个代数系统A是代数系统B的子代数。

3.重点理解同态、同构,理解同态与同构的性质,会做同态、同构的证明题。

4.简要了解代换性质与同余关系的概念。

七、群

半群、子半群、循环半群,群,阿贝尔群,群同态,循环群,子群。

考试要求

1.了解半群、子半群、循环半群的概念。

2.理解群的概念及群的基本性质,会证明给定的代数系统是否是群,会证明阿贝尔群以及群同态(同构)问题的证明。

3.理解循环群概念以及循环群的分类

4.理解子群的概念,掌握子群的证明方法。

八、图

图的相关基本概念,子图,路径与连通性,图的矩阵表示

考试要求

1.理解简单图的概念、特别度相关的概念、掌握握手定理与奇结点个数必是偶数的定理,零图、平凡图、正则图、完全图的概念,以及完全图的边数定理。会判断图同构的问题。

2.理解常见的几种子图的概念,特别是生成子图和导出子图,会求相对于完全图的补图。

3.理解基本路径/简单路径,可达性,掌握无向图和有向图的连通性及分图(分支)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定理。

4.图的矩阵表示中主要理解邻接矩阵A(无向图/有向图)、AAT、ATA、Am表示的意义。

九、特殊图

欧拉图与哈密顿图,平面图,树与生成树

考试要求

1.理解欧拉图的概念,掌握判断无向图是欧拉图的欧拉定理。

2.了解哈密顿图的概念。

3.会用简单连通平面图的欧拉不等式结合握手定理做计算或证明。会用库拉托夫斯基定理判断平面图还是非平面图。

4.理解树的概念以及树的六个等价定义、(最小)生成树、根树、(完全)m叉树的概念。

5.会做树相关的计算题,会求最小生成树,会求最优二叉树(Huffman树)。

参考书目:

《离散数学》赵广利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考试科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8086/8088微处理器

考试内容

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寄存器、工作模式、程序执行过程、存储管理。

考试要求

1.了解8086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2.掌握8086的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及状态标志寄存器的功能及应用。

3.掌握8086的存储器分段管理方式,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的概念,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方式。

二、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指令的寻址方式、8086指令系统及应用、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考试要求

1.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寻址方式。

2.掌握常用指令及伪指令。

3.掌握宏汇编语言源程序结构及可执行程序建立和调试的方法。

4.掌握常用DOS系统功能调用。

5.掌握子程序设计方法

6.理解宏及其与子程序的区别。

三、微机总线

考试内容

总线基础知识、常用总线基本概念。

考试要求

1.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

2.熟悉8086最小组态引脚信号及总线形成。

3.理解8086的总线时序。

4.理解微机总线的数据传输过程。

5.了解常用微机总线,。

四、主存储器

考试内容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考试要求

1.理解微机主存储器的构成。

2.了解RAM及ROM的存储原理。

3.掌握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方式。

五、输入输出接口

考试内容

I/O寻址方式、I/O传输方式。

考试要求

1.掌握I/O接口的概念,功能及组成。

2.掌握I/O端口的编址方式。

3.掌握I/O端口的地址译码方法。

4.理解程序查询、程序中断、DMA等传送方式的传送过程及适用场合。

六、中断控制接口

考试内容

中断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8086中断系统、Intel8259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中断的概念及8086中断系统及中断响应过程。

2.掌握8259的中断管理功能,包括中断源的识别,中断优先级的管理,中断类型号的确定,8259的初始化编程。

3.掌握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制方法。

4.了解中断方式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七、定时计数控制接口

考试内容

Intel8253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工作原理与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微机应用系统中定时计数计数技术的应用。

2.掌握8253的各种工作方式及应用。

3.掌握8353的初始化编程方法。

4.了解8253在PC机中的应用。

八、并行接口

考试内容

并行通讯基本概念、并行端口模式、Intel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工作原理与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并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并行通信方式的特点。

2.了解主要的并行通信接口标准。

3.掌握8255并行通信接口的三种工作方式及应用方法。

4.了解8255在PC机中的应用。

5.掌握键盘接口基本原理。

6.掌握多位LED数码管的显示控制方法。

九、串行通信接口

考试内容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Intel8251A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工作原理与应用、RS232、RS485串行通信标准及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2.掌握RS232串行通信协议的帧格式及通信速率相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了解8251的功能及应用。

4.掌握8251的初始化编程方法。

十、模拟接口

考试内容

A/D,D/A转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DAC0832与ADC0809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数据采集及及模拟量输出的组成环节及功能。

2.理解A/D及D/A转换的工作原理。

3.掌握DAC0832的功能,性能特征及编程驱动。

4.掌握ADC0809的功能,性能特征及应用。

参考书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戴梅萼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