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3500软件工程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3500软件工程考研大纲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3500软件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软件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试科目:数据结构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考试内容

1.绪论

问题、问题实例;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及其特性、算法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分析及其度量。

2.线性表

线性表的定义与结构特点;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有序表;静态链表;循环链表与双向链表;关于线性表的问题实例。

3.栈与队列

栈的定义与结构特点;栈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递归与递归的执行过程;关于栈的问题实例。

队列的定义与结构特点;队列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循环队列;关于队列的问题实例。

4.串

串的定义与结构特点;串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5.数组与广义表

数组的定义与结构特点;数组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矩阵的压缩存储。

广义表的定义与结构特点;广义表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

6.树与二叉树

树的定义与结构特点;树的相关概念;有序树与无序树;森林;二叉树的定义与结构特点;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遍历二叉树与线索二叉树;树与森林的存储结构;树与二叉树的转换关系;树与森林的遍历;Huffman树及其应用;关于树与二叉树的问题实例。

7.图

图的定义与结构特点;图的相关概念;有向图、无向图、有向网、无向网;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最小生成树;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拓扑排序、关键路径;最短路径;关于图的问题实例。

8.查找表

查找表的相关概念;静态查找表、有序表的查找、索引顺序表的查找;动态查找表、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树、B-树与B+树;哈希(Hash)表;关于查找表的问题实例。

9.排序

排序的概念;稳定排序、不稳定排序、内部排序、外部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分析;外部排序及其外部排序方法。

10.文件

文件的相关概念。

考试要求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反映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四类基本结构。掌握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方式与特点。掌握算法的概念及其特性,理解算法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以及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分析方法。

2.理解和熟练掌握线性表的结构特点、基本操作,区别理解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的特点,了解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结点、尾结点等基本概念,了解静态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等结构。掌握有序表的相关操作。学会编程实现关于线性表的相关问题实例。

3.理解栈的结构特点与操作特性,熟练掌握栈的相关操作。理解递归是循环、递归是分解的问题求解思路,掌握递归执行中栈的状态变化、递归算法执行的初始条件、参数传递以及结果返回方式,能够运用递归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队列的结构特点与操作特性,熟练掌握队列的相关操作,熟悉循环队列的实现方法。

5.理解串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模式匹配运算的思想与过程。

6.理解数组的结构特点,掌握数组的存储方式,了解矩阵的压缩存储。

7.理解广义表的结构特点,掌握广义表的基本操作,了解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8.理解二叉树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及其典型应用。了解线索二叉树的概念与构造过程。学会编程实现关于二叉树的相关问题实例。

9.理解树与森林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树与森林的基本概念、树与森林的遍历方法。掌握树与二叉树的转换方法。了解Huffman树的特性及其应用,学会构造Huffman树。

10.理解图的结构特点,掌握有向图、无向图、有向网、无向网等基本概念,理解图的存储结构,掌握图的遍历方法。理解图的生成树、连通分量、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和最短路径的意义,了解相应求解算法的思想。能够运用图结构求解相应的实际问题。

11.理解查找表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顺序表和有序表的查找方法。理解折半查找与树表查找间的关系。熟练掌握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B-树与B+树的结构特点与构造方法。熟练掌握哈希(Hash)表的结构特点与构造方法。能够按定义计算等概率情况下各种查找方法的查找成功(或不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12.理解排序的定义和各种排序方法的特点,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实现过程,并加以灵活运用。理解排序方法"稳定"和"不稳定"的含义与实际意义。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了解简单(低效)排序方法与复杂(高效)排序方法的区别与应用选择。了解外部排序算法优化的目标和主要手段,熟悉应用败者树实现多路归并,以及通过置换-选择进行外部排序的方法。

13.了解文件的相关概念。

参考教材

1.《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习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试科目:软件工程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内容

1.软件工程学概述

软件危机及其消除途径;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软件工程方法学;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过程。

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与过程;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图形工具;成本效益分析。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获取方法;分析建模与软件规格说明;实体-联系图、数据规范化、状态转换图、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IPO图等图形工具;软件需求验证。

4.总体设计

软件设计的过程;软件设计原理与优化方法;层次图和HIPO图、结构图;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软件设计案例。

5.详细设计

结构程序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程序流程图、N-S盒图、PAD图、判定树与判定表、PDL等工具;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设计方法;详细设计案例。

6.实现

编码与编码风格;软件测试的目标、准则、方法、步骤,以及测试阶段的信息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的方法与过程;白盒测试技术及测试用例构造;黑盒测试技术及测试用例构造;调试与测试的区分、调试的途径;软件可靠性度量;软件测试案例。

7.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的定义;四种基本的维护活动;软件再工程的概念。

8.面向对象方法学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与优点;面向对象的概念、建模方法及图形工具;面向对象的分析,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的构造方法与过程;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实现;面向对象方法学案例。

9.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

考试要求

1.理解软件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消除途径。掌握软件工程的本质特性与基本原理,理解传统软件工程学与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差别。掌握软件生命周期概念以及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软件开发模型。

2.理解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与过程,掌握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图形工具并加以应用。了解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3.理解需求分析的任务与必要性,掌握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掌握数据模型、功能模型、行为模型的含义及其相应的描述工具。学会使用实体-联系图、数据规范化、状态转换图、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IPO图等工具;了解软件规格说明与软件需求验证方法。

4.理解软件设计的过程、设计原理与优化方法。掌握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学会细化和优化数据流图,学会建立数据字典。

5.理解结构程序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掌握程序流程图、N-S盒图、PAD图、判定树与判定表、PDL等工具。了解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设计方法。

6.理解编程风格与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熟悉软件测试的目标、准则、方法、步骤以及测试阶段的信息流。掌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的目的及各种技术方法。熟悉回归测试的概念。掌握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构造技术与方法。了解调试的途径,能够区分测试与调试。了解软件可靠性的度量方法。

7.理解软件维护的必要性,熟悉四种基本维护活动的概念,了解软件再工程的概念。

8.熟悉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所产生的软件产品(文挡)。

9.理解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与主要优点,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建模过程以及相应的图形工具。掌握三种模型之间的关系,能够结合简单实例构造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10.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参考教材

1.《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软件工程导论学习辅导》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试科目:离散数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命题逻辑

考试内容

命题,连接词的真值,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式,代入规则与替换规则,等价与蕴含,对偶式与对偶原理,连接词的最小功能完备集,范式与主范式,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法

考试要求

1.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连接词的真值(特别是单条件连接词的真值)。

2.简要了解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式,以及代入规则与替换规则。

3.掌握等价式和蕴含式的的推导,掌握常见的基本等价式和基本蕴含式。

4.简要了解对偶式的概念与对偶原理的公式。

5.了解连接词的最小功能完备集。

6.掌握范式的概念,特别是主范式的概念,会求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并能表示成mi和ΠMj的形式。

7.重点掌握推理规则法的证明题。

二、谓词逻辑

谓词,量词与全总个体域与特性谓词,谓词公式,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谓词公式的等价式与蕴含式,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法

考试要求

1.理解谓词的概念,会使用谓词和量词对一个问题符号化,特别要理解符号化时默认个体域是全总个体域时的处理。

2.简要了解什么是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

3.掌握谓词公式的等价推导和蕴含推导(重点是一元量词公式的量词转换律,量词辖域扩大收缩律和量词分配律)

4.重点掌握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法的证明题

三、集合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集合的运算,容斥原理,笛卡尔积

考试要求

1.理解空集、全集、幂集的概念的理解,会熟练求幂集。掌握集合相等的判定定理、空集的属性定理以及幂集计数定理。

2.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和常见的集合等式,会做集合等式的证明推导。

3.了解容斥原理,会做简单的利用容斥原理的计算问题。

4.掌握笛卡尔积的概念及其性质,笛卡尔积元素计数公式。

四、二元关系

关系的概念及其性质,关系图与关系矩阵,关系的运算,等价关系与划分,偏序关系

考试要求

1.理解关系的概念,集合上能建立有多少种不同的二元关系的计算

2.从定义、关系图、关系矩阵三个角度理解关系的5个性质(自反、反自反、对称、反对称和传递性)

3.掌握关系的的合成运算、逆运算和闭包运算(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

4.掌握划分、等价关系、等价类的概念,理解非空集合X上的等价关系与X的划分是一一对应的。

5.给定等价关系,会求对应的划分;给定划分,会求的对应的等价关系(掌握笛卡尔积的概念及其性质,笛卡尔积元素计数公式。

6.重点掌握等价关系相关的证明题。

7.偏序关系的定义,会画偏序关系的的哈斯图,并会求最大元和最小元、极大元和极小元、上界和下界、上确界和下确界。

五、函数

函数的概念,满射、单射、双射函数,复合函数,逆函数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特别是函数(或映射)的全域性和惟一性。

2.会计算函数个数:设X和Y都为有限集,则从X到Y共有|Y||X|不同的函数。

3.理解满射、单射、双射函数。

4.会求复合函数。

5.了解逆函数的概念。

六、代数系统

代数运算的性质,特异元,可约性,代数系统的概念,同态/同构,代换性质与同余关系。

考试要求

1.理解代数运算的封闭性,交换性、结合性、分配性等。会做性质判断的计算题。掌握常见的特异元(幺元、零元、逆元等),并会熟练计算。了解可约性及其可约性的判定定理。

2.代数系统的概念和子代数系统的概念,要会证一个代数系统A是代数系统B的子代数。

3.重点理解同态、同构,理解同态与同构的性质,会做同态、同构的证明题。

4.简要了解代换性质与同余关系的概念。

七、群

半群、子半群、循环半群,群,阿贝尔群,群同态,循环群,子群。

考试要求

1.了解半群、子半群、循环半群的概念。

2.理解群的概念及群的基本性质,会证明给定的代数系统是否是群,会证明阿贝尔群以及群同态(同构)问题的证明。

3.理解循环群概念以及循环群的分类

4.理解子群的概念,掌握子群的证明方法。

八、图

图的相关基本概念,子图,路径与连通性,图的矩阵表示

考试要求

1.理解简单图的概念、特别度相关的概念、掌握握手定理与奇结点个数必是偶数的定理,零图、平凡图、正则图、完全图的概念,以及完全图的边数定理。会判断图同构的问题。

2.理解常见的几种子图的概念,特别是生成子图和导出子图,会求相对于完全图的补图。

3.理解基本路径/简单路径,可达性,掌握无向图和有向图的连通性及分图(分支)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定理。

4.图的矩阵表示中主要理解邻接矩阵A(无向图/有向图)、AAT、ATA、Am表示的意义。

九、特殊图

欧拉图与哈密顿图,平面图,树与生成树

考试要求

1.理解欧拉图的概念,掌握判断无向图是欧拉图的欧拉定理。

2.了解哈密顿图的概念。

3.会用简单连通平面图的欧拉不等式结合握手定理做计算或证明。会用库拉托夫斯基定理判断平面图还是非平面图。

4.理解树的概念以及树的六个等价定义、(最小)生成树、根树、(完全)m叉树的概念。

5.会做树相关的计算题,会求最小生成树,会求最优二叉树(Huffman树)。

参考书目:

《离散数学》赵广利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考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考试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考试要求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和协议,掌握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层结构、接口、服务等概念。

3.了解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及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物理层

考试内容

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信源与信宿编码与调制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数据报与虚电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物理层接口的特性中继器集线器

考试要求

1.掌握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掌握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掌握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2.理解信道、信号、宽带等基本概念,理解信源与信宿、编码与调制及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3.了解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传输介质,了解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三、数据链路层

考试内容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PPP协议CSMA/CD协议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以太网与IEEE802.3网桥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考试要求

1.掌握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掌握PPP协议,CSMA/CD协议。

2.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理解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3.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了解以太网与IEEE802.3,了解网桥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四、网络层

考试内容

路由与转发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距离-向量路由算法IPv4分组IPv4地址与NAT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ARP协议、IPv6的主要特点IPv6地址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BGP路由协议组播的概念IP组播地址

考试要求

1.掌握路由与转发功能,掌握距离-向量路由算法、RIP路由协议,掌握IP协议,包括掌握IPv4分组、IP组播、IPv4地址与NAT、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ARP协议。

2.理解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IPIPv6地址、OSPF路由协议和BGP路由协议。

3.了解组播的概念、IP组播地址、BGP路由协议、IPv6的主要特点。

五、传输层

考试内容

传输层的功能传输层寻址与端口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UDP数据报UDP校验TCP段TCP连接管理TCP可靠传输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考试要求

1.掌握TCP连接管理、三次握手协议、TCP可靠传输,以及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掌握UDP数据报的发送和UDP校验方式。

2.理解UDP协议和TCP协议。UDP协议是提供无连接服务的,TCP协议是提供面向连接服务的。

1.了解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这两种服务的区别。

六应用层

考试内容

客户/服务器模型P2P模型DNS系统FTP协议的工作原理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SMTP协议与POP3协议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HTTP协议

考试要求

应用层要求了解两种网络应用模型(客户/服务器模型、P2P模型)及常用的几种应用服务及其实现,例如:

(1)DNS(域名解析服务):包括层次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域名解析过程等。

(2)FTP(文件传输协议):包括FTP协议的工作原理、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等。

(3)E-Mail(电子邮件):包括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SMTP协议与POP3协议等。

(4)WWW(万维网):包括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HTTP协议等。

对于以上4种常见的服务,要掌握其相关概念、基本工作原理、服务过程、所涉及的网络协议。

参考书目: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第5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